抖。
蓝箭团队之前预想过未来的竞争情况,但真没想到竞争对手一出现会以这种“银河战舰”的姿态碾压而来。
团队创始人看到大家情绪低落,信心肉眼可见的溃散,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末了,蓝箭创始人深呼吸一口气,他用力拍了拍桌子,将一众团队成员从低落的情绪中拉回来。
“都打起精神来各位!不要慌!应该振奋才对,星界动力的成立,恰恰证明了这条路没错,商业航天的春天真的来了,而且很可能比我们预想的更快、更猛烈!”
他的目光扫过所有团队成员:“星界动力成立即巨无霸,的确有着我们为之羡慕的各项资源支持,但也背负着巨大的使命,试问我们背得动吗?所以没什么好羡慕的。”
“市场足够大就容得下不同的玩家,星界动力航天能把业内天花板拉高了,别的玩家再怎么着也能在后面混口汤喝,我们做不了第一,第二第三也不是不可以。”
团队领头人的话算是一针强心剂,让团队成员的士气稍稍回升了不少。
不过,在场的每个人也都很清楚,未来的竞争格局已经彻底改变,星界动力由陆安掌舵,四大国家队鼎力支持,与之同台竞技就别想做商业航天一哥了。
与此同时,各路新能源车企厂商和各路智能手机厂商,他们看到陆安成立星界动力航天后,莫名的大松了一口气。
新能源车厂商:还好他没跑来造车,跑去造火箭了。
智能手机厂商:还好他没来造手机,跑去造火箭了。
大家都怕跟陆安同台竞技,好多高科技行业的老总都在默默烧香,希望陆安别哪天跑到他的行业赛道来折腾。
看来,比雅迪的躺平开摆,的确是震撼了很多人。
……
此时此刻,网络世界也已经沸腾。
各大新闻评论区、微薄、知呼、航天爱好者论坛……
关于“星界动力”的讨论热度在火速飙升。
知呼热帖:【如何评价陆安联袂四大巨头集团合资成立星界动力航天公司?】
高赞回答一(航天从业者):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意料之中是国家去年就出文件了,肯定是要推动航天领域商业化,情理之外是没想到力度这么大。这配置太过于豪华了,蓝箭那些民企压力山大,但是换个角度,星界动力航天若是把基础设施和整个商业航天生态做起来,对全行业是利好。关键是看星界动力能否真正打破天花板和玩转航天商业化。
高赞回答二(投资人):民营商业火箭公司必须找到独特定位,比如超小型卫星专属发射、新技术路线,否则融资会非常困难。
广大网友们也在热评讨论:
[卧槽!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电科集团+航空工业!这真人太顶了!]
[直接就是王炸!]
[这就是人类21世纪首个“金色传说”的待遇么?]
[看来国家真的对陆安是很有信心啊,陆安应该是进入了上边大佬的视野且对他认可相当重视。]
[那我放心了,“金色传说”得捂好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