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主动争取的机会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班到十点,没来得及换衣服。

    林夏跟在后面,盯着厂房的窗户。窗户是木框的,玻璃上有几道裂痕,用透明胶贴着。她想起前世倒闭的时候,窗户的玻璃全碎了,风呼呼地往里面灌,工人们坐在台阶上,手里拿着欠条,哭着喊:“我们的工资呢?我们的专利呢?”现在,窗户里透出灯光,有人在里面走动,她甚至听见了机床运转的声音——吱呀,吱呀,像前世小时候听惯的催眠曲。

    “王经理,这边请。”周明从厂房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个茶杯,茶杯上印着“魔都市机床厂1988年纪念”。他穿着件旧西装,领口有点脏,袖口卷着,露出里面的蓝布衬衫。看见林夏,他愣了一下:“这位是?”王经理介绍:“这是我们组的实习生,林夏。”周明笑着伸出手:“小林同志,欢迎欢迎。”林夏赶紧握手,周明的手很凉,像刚摸过冷水。

    “周厂长,我们先看看车间吧。”王经理说。周明点头,带着他们往里面走。车间里的机器大多是八十年代的,上面刻着“1985年制造”“1988年进口”的字样。周明指着一台老式车床说:“这台是我们1988年花二十万买的,当时是厂里的宝贝,现在还能用来加工零件。”他的手指抚过车床的导轨,上面有层薄薄的油,“小杨,别累着。”他对旁边的年轻工人说。小杨擦了擦汗,笑着说:“周厂长,我不累,这台车床我修了三年,比我对象还亲。”周围的工人都笑了,林夏也笑了——前世她没见过这样的场景,那时候车间里冷冷清清的,只有灰尘在飞。

    “张工程师在哪里?”林夏突然问。她听见仓库方向传来金属敲击声,叮叮当当的,像有人在修机器。周明愣了一下,指着车间后面说:“他在仓库,最近在修一台旧机床。”他的语气里带着点无奈,“那台机床是1979年买的,早就该报废了,他说能修好,天天泡在仓库里。”林夏点头,说了声“谢谢”,就往仓库跑。

    仓库在厂子的最里面,门是铁皮做的,上面挂着把大锁,锁孔里塞着点灰尘。林夏推开门,门发出吱呀的声音,像个老人在叹气。里面黑漆漆的,只有一盏白炽灯亮着,钨丝发黑,照在一堆旧机器上,灰尘在灯光里飞舞。她喊了一声:“有人吗?”回声很大,撞在机器上,又弹回来。

    “谁啊?”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林夏循声望去,看见一个老头从一台旧机床后面站起来,手里拿着扳手,脸上全是油污——左边脸颊有块黑,是机油,右边眉毛上沾着点铁屑。他穿着件蓝布工作服,工作服的肘部有两个补丁,头发白了一半,乱乱的,像堆干草。

    “张工程师,您好。”林夏赶紧走过去,伸出手,“我是申华证券的实习生,林夏。”张建国看了她一眼,没握手,把扳手往机器上一放:“投行的?上次来的那个姓李的,说要把我们的专利卖给出价高的,你们是不是一伙的?”他的声音里带着点愤怒,眼睛有点红,可能是熬夜修机器。

    林夏缩回手,从包里拿出纸巾,递给他:“张工程师,您先擦把脸,我不是来卖专利的。”张建国犹豫了一下,接过纸巾,擦了擦脸,露出有点不好意思的表情:“对不起啊,小林同志,我刚才有点冲动。”林夏笑了:“没关系,张工程师,我能理解您的心情。”

    “你找我有事吗?”张建国问。林夏从包里拿出专利证书的复印件:“我听说您有个数控车床的专利,能不能让我看看?”张建国愣了一下,转身走到一堆箱子后面,搬开一个箱子,拿出个铁盒。铁盒上有个锁,锁孔里有点生锈,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钥匙链是个旧机床的模型——木头做的,很精致。“这是我女儿小时候给我做的。”他说,声音里带着点温柔,“她现在在上海读大学,学的是机械系,跟我一样。”

    打开铁盒,里面装着专利证书,封面已经翻旧了,上面有张建国的签名。林夏翻开证书,里面的图纸画得很详细,标注着每个零件的尺寸,还有张建国的手写备注:“1995年7月15日,第一次实验成功,老厂长请我们吃了饺子,韭菜馅的,我吃了三个。”“1996年10月8日,申请专利,那天我女儿出生,取名叫张琳。”“1998年5月12日,拿到证书,老厂长拍着我的肩膀说‘建国,你为厂子立了大功’。”林夏的眼睛有点湿,这些备注她前世见过,当时张建国指着这些字说:“小林,你看,这是我的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1998:投行女王的逆袭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19980touxingnvwangdenixi/read/97/1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