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能够避免内服药物对虚弱脾胃的负担。
这符合“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不过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该方法适用于脾虚气陷型胃下垂、慢性虚寒性胃痛。
但对急性炎症、皮肤破损或湿热内蕴者需慎用。
因为温燥药性很可能会加重病情。
方言接下来就把方法都写在了医案里面,制作这个东西还是挺简单的,医院里面自己就有缝纫机可以制作,方言只需要交代清楚,就能定制出来。
当然了,除了这个外治法之外,还需要其他的项目一起进行。
方言接下来就开始写起了搭配的处方来。
这次方言选用补中益气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来搭配。
组方如下:
黄芪30g(补益中气,升阳举陷)
党参15g(健脾益气)
炒白术12g(燥湿健脾)
升麻6g(升提清气)
柴胡9g(疏肝解郁,助升提)
茯苓15g(利水渗湿)
桂枝9g(温通脾阳)
陈皮9g(理气和胃)
黄连6g(清湿热,反佐温药之燥)
砂仁6g(后下)(化湿醒脾)
炙甘草6g(调和诸药)
煎服法:
每日1剂,加水800ml,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30分钟,纳入砂仁再煎5分钟。
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饭后1小时)。
方解:
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炙甘草针对中气下陷、胃下垂,升提脾胃清气。
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温阳化饮,化解舌苔厚腻之湿浊。
黄连清湿热,防温药助热,砂仁、陈皮理气化滞,改善胀痛。
接着方言还不忘了给老范和袁青山找活儿。
那就是每天的穴位按摩
足三里(双):每日按压3次,每次5分钟(健脾和胃)。
中脘穴:顺时针揉按10分钟,缓解饭后胀满。
根据他现在这状态,方言想了想,还写了个情志调护的内容。
肝郁加重脾虚所以必须避免焦虑,所以方言要让他练习腹式呼吸,在晨起、睡前各10分钟。
腹式呼吸在现代各种研究中,证明它确实可以帮助减少焦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