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纸包,递到黄老爷子面前:“您要是实在没法歇着,这个带着。”
这东西是方言自己备着的。
纸包里是些晒干的菊花和枸杞,用棉线捆成一小束一小束的。
方言说道:
“每天抓一小把,像泡茶似的焖着喝,菊花能平肝明目,枸杞能补点肝肾,比喝浓茶强。”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开会的时候泡上,既能提神,又能压一压肝阳,比您硬扛着强。”
黄老爷子闻言,捏起一小束闻了闻,菊花的清苦混着枸杞的微甜,气味很清爽。
“这法子倒方便。”他笑着递给秘书,“记着,回去就泡上。”
其他人一看黄老爷子收下,他们一个个的也问方言要。
一时间方言这诊室里面像是给老年人卖保健品的现场似的。
方言干脆都给了出去。
大家都拿到手后,一个个都心满意足了。
接着方言对着黄老爷子说道:
“那我这里看完了,您这会儿就去西医那边检查吧,他们还等着呢。”
“行!”老爷子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接着对身后的人说道:
“我‘样’给你们打好了,现在可以放心来了吧!”
靠在窗边、之前接话问失眠问题的那个清瘦老同志第一个接招。
他把架在鼻梁上的厚眼镜往上推了推,道:“老黄头,甭在那儿显摆!别磨蹭,赶紧腾地方!”他说着,朝着方言这边走了过来。
黄老爷子点了点头说到:
“行,老李你过来。”
“你那个咳血这么多年了,老是治不好,老廖说的方言可治好了一个咳血的侨商,这次没准他就真给你弄好了。”
方言听到这话,立马就想起这位的资料。
他是从1940年左右得了支气管扩张,当时在打仗,治疗没有跟上,后面虽然治疗了,但是每次都没治疗到位,这些李老爷子就出院了。
当是身体强壮没有介意,但是后面年龄大了过后,就越来越严重了。
咳血的情况也是从几个月一次,到每个月不断,然后一周要出现至少两次。
一直在吃西药的青霉素类和止血类药片,但是看起来并不是很管用。
资料上还是显示,目前情况依旧。
他这个就是明显拖出来的。
他面色觥自虚浮,形体消瘦,和方言上次见过的那个侨商差不多。
这种拖了很长时间的支气管病,方言遇到过不止一次,除了侨商,方言还在香江的时候也遇到过。(见1037章)
当时也是个在香江华润的老同志,那会儿也是廖主任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