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锡武忽然笑了:“你这心思……”
他欲言又止,没有往下说,然后拍了一下大腿说道:
“行,我帮你去协调。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刚考完研,岳老他们怕是要先歇两天。”
“我把初稿框架都搭好了,”方言递过另一迭纸:
“他们歇着的时候,我先把对应病症标出来,等他们上手就能直接抠古籍。”
“对了,院里能不能协调下,给参与的老教授们配两个年轻助手?抄录、核对这些杂事,别累着他们。”
赵锡武接过框架稿,见里面连参考文献的出处都标得清清楚楚,忍不住点头:
“哈哈,要我看,你这准备,比考生备考还周全。”
“助手的事我来安排,不过有个条件,成书后得给研究院留十本精装版,我要送图书馆里备着。”
方言笑着说道:
“别说十本,到时候印刷出来,您想留多少本都行。”
“这个书不光是给部队,我想着最好还是咱们人民卫生出版社来参与印刷,最好是弄彩印版本的,就和我之前的《中药炮制学》一样。”
赵锡武瞬间明白过来:
“走精品路线?”
方言点头:
“嗯,既然本意就是优化,那肯定是越精越好,就是不知道时间上来不来得及。”
赵锡武看了一眼台历,说道:
“时间还有十几天,人手多的话来得及。”
“今天下午我来联系人,明天上午你到这边来就行了。”
方言点了点头,赵锡武院长的效率还是挺高的。
就在他打算离开的时候,想起阅卷的事儿,于是问道:
“对了,他们有多少人需要参与阅卷?”
如果参与阅卷的人多了,方言还得适当的放慢一些,给他们也留着签字的机会,这本书实用性是一部分目的,但是拉拢人员也是其目的之一。
赵锡武院长说道:
“阅卷的人已经安排好了,因为你们考试分批次,所以他们也是每天都在做事儿,算起来任务其实不算太重,到时候做完了就能过来参与。”
“明白。”方言恍然,接着他对着赵锡武院长说道:
“那召集人手的事儿,就拜托您了。”
赵锡武摆了摆手:
“跟我还客气什么?你这事儿本就是给中医长脸的,院里上下都得搭把手。”
说罢他一顿,然后讲道:
“对了,还有些人,恐怕得你亲自去叫上才行?”
方言一怔,有点没反应过来。
“你那几个师父,你不得也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