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高规格接待,七十年代末的广州(月票加更3K)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就让人赏心悦目了。

    第一眼就让人心生好感。

    “首长夸奖了!”方言笑着回应道。

    老杨笑着看了看手表,说道:

    “行了,时间不早了,后面人还等着下飞机呢!”

    说罢他对着身后的人招呼:

    “把车开过来。”

    很快,好几辆红旗开了过来。

    老爷子们先上车。

    方言坐到最后一辆上。

    接着前往迎宾馆的车队缓缓启动,行驶出了机场。

    车队打头的是挂着警备车牌的吉普车,车顶的警灯闪烁,却未拉响警笛。

    方言坐在黑色红旗轿车内,透过车窗,看向1978年的广州。

    驶出机场,是白云机场至市区的城郊段也就是机场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绿油油的农田和鱼塘。

    水牛在水田里慢悠悠地耕作,戴着斗笠的农民弯腰插着晚稻,竹制的“戽斗”放在田埂边,偶尔有赤脚的孩童追逐着打闹着。

    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桉树和木麻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偶尔还能看到骑着重型自行车的邮差,车后驮着已经送空了的绿色的邮包,车铃“叮铃”声清脆悦耳。

    这会儿是十一点出头,这是完事儿骑车往单位赶了。

    随着车队驶入市区后,速度相对慢了下来,方言回忆了下,认出这里应该是进入解放北路了,此刻看到的骑楼建筑逐渐密集起来。

    骑楼是广州最具特色的街景,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形成底层廊道,既遮阳避雨,又美观大方。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骑楼上,形成明暗交错的光影。

    街道两旁的榕树枝繁叶茂,气根垂到地面,仿佛天然的遮阳棚。

    方言注意到,骑楼底层多为商铺。

    裁缝铺橱窗里挂着蓝布工装样衣,裁缝师傅脚踩缝纫机,“哒哒”声此起彼伏;副食店门口摆着大缸装的腐乳、腌菜,店员正用草纸包裹顾客买的糖果。

    当然了,少不了还有这边的特色凉茶铺。

    铜制大壶在炭炉上冒着热气,柜台上摆着“癍痧茶”“夏枯草”的搪瓷牌。

    理发店门口,老式的转灯慢悠悠旋转,几位大爷坐在里头,闭目享受着剃头师傅的服务。

    路上,时不时能瞧见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路边的宣传栏上,张贴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标语,旁边还配有最新的工业生产数据图表,展现着广州蓬勃发展的工业势头。

    偶尔驶过一座石拱桥,桥下的河涌里漂着几艘小木船,船尾的炉灶上,粥香混着河水的腥气扑面而来。

    路过越秀山时,能看到五羊雕像的轮廓在绿树中若隐若现,那是广州的城市象征,1960年建成时曾轰动一时。

    车队在解放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1977dashidai/read/97/149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