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智能电动车的浪潮以及混乱 (4/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在说,现在的智能电动车,就是给智能手机安装上轮子,但问题是智能手机也不好搞啊!

    因此这些互联网企业搞的是智能辅助驾驶部分,不涉及整车制造。

    反倒是大米那边,直接宣布要玩整车制造,要推出大米品牌的智能电动车。

    都是玩中低端智能终端的,都是靠着抱智云这个大腿混的设计组装类企业……没道理威酷电子可以搞,他们大米就不行啊?

    所以他们反应迅速启动的智能电动车计划,号称要打造国民价格,同时又性能顶级的纯电轿车!

    当然,说是这么说,但是他们实际上非常谨慎的……并没有和一些所谓的新势力车企一样,大手笔直接开始砸钱。

    因为这年头的智能电动车行业投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新势力造车厂商,砸钱一个比一个凶猛,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它们比海蓝汽车,智云集团还有钱呢。

    而过高的成本,对于大米那边也是无法接受的,毕竟品牌价值就在这里摆着,它们也不可能搞太贵的车,卖不出去的……

    它们之所以下决心跟进,主要还是看了威酷电子那边也搞,而且似乎投入也不是很大的样子……如果不是有威酷电子在前头趟路,它们是不会现在就尝试搞什么智能电动车的。

    问题是,威酷电子真搞了啊!

    然后问题就来了,威酷电子可以搞,为什么我们大米不行呢?

    至于成本高,我们慢慢来,摸着威酷电子过河嘛,看看是不是真的要花大几百个亿甚至上千亿搞智能电动车。

    也不能怪大米的管理层小心谨慎……主要是最近几年,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厂商们表现的太吓人,而且到处宣扬各种高成本。

    动不动就是几百亿投资的,就这,也没搞出来什么堪用的车型,一个比一个亏的厉害。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智能电动车,除了海蓝汽车这个当之无愧的霸主外,就剩下比亚迪、北汽这两家卖得比较好了,而剩下的卖的比较不错的车型,也是传统汽车厂商转型而来的国产自主品牌电动车。

    这是一个目前新能源车领域里比较矛盾的一点……甚至让大米的管理层都非常疑惑的一点。

    咋一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似乎很高,但是人家威酷电子那边似乎也没真花多少钱啊。

    最大笔的开支就是收购了一家小车企,但是也才花了十多个亿,就算是后头还有改装、升级工厂的开支,打通供应链,整个生产链条上的投资,估计撑死了百来亿。

    再加上什么研发,广告营销以及门店铺设费用这些,估计也得一百多亿。

    设计研发营销领域以及生产领域加起来,估计有个三四百亿也就差不多了。

    而威酷电子集团的财报公布的拟投资数目,也是三百亿。

    一边是威酷电子说三百亿就够用了,一边是说其他造车新势力说哪怕是有三五百亿还不够用!

    这就相互矛盾了啊!

    造智能电动车到底要多少钱?

    大米那边是跨行玩,心中也没底,因此他们是非常谨慎啊!

    让他们谨慎的另外一个造车资质问题。

    这个制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080congshanzhaijikaishijueqi/read/97/68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