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混合双打 (4/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随后他坐直身体,拿起话筒,缓缓说道:“之前刚收到作协邀请的时候,那天正好是我女儿的家长会,是我妻子去参加的。”

    “回来后,我女儿邀请了几位关系要好的同学来家里吃饭。”

    “在当时,我对网文的观感并不好,和台上的储老师意见相似,只是没有他这么极端。”

    “但在见到我女儿他们这些年轻人后,我脑子里冒出来一个想法,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网文是一种什么存在呢?”

    “于是我问了其中一位同学,他给出了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回答。”

    “在这里,我可以给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下,顺便提供一个比较新颖的思考角度。”

    不得不说,钱江大学的教授,在气度上就是不一样。

    娓娓道来的方式,很轻松的就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跟着他的言语慢慢听下去。

    徐榕生稍作停顿后,便接着说道:“我们都知道,咱们国家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甚至能追溯到遥远的甲骨文。”

    “而在文学领域,《诗经》,往往被称作我们国家文学发展的源头,或者至少可以说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期的一部文学作品。”

    “上过学的都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代表了当时民间的生活、风俗、情感和社会状况。”

    “《雅》则主要是贵族阶层创作的诗歌。”

    “《颂》则是祭祀时所唱的赞歌。”

    “在联想到网文以后,我就在想,或许如今的网文,就是当年的《风》。”

    “曾经那些口口相传的民歌,在当初的贵族阶层看来,或许也只是底层人的粗鄙之言。”

    “哪怕是传唱这些民歌的百姓,或许也不会设想,自己口中所唱的歌谣,会成为后世人们的传世经典,甚至成为研究那个时代最为宝贵的一笔财富。”

    “《诗经》如此,往后的诗词歌赋,难道就不是这样吗?”

    “宋词刚刚诞生的时候,曾有一批文人这样批驳,认为宋词过于注重音律,而忽视了诗歌原有的庄重和高雅,不如唐诗那样富有哲理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元曲刚刚诞生的时候,也因为过于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被批驳过于俚俗,与唐诗宋词那样的高雅格调相去甚远。”

    “到了明清时期的章回体,诸如《西游记》等神魔或《三国演义》这样的历史演义,更是被批评包含了大量的虚构和夸张,有悖传统文学所强调的历史真实性和道德教化。”

    “而这类章回体,同样因为过于通俗,而被认为降低了文学的品味与格调。”

    “可是当时谁又能想到,诸如《西游记》《红楼梦》这样的作品,会成为新时代之下,人们奉为经典的四大名著呢?”

    “哪怕是上世纪被批评成通俗之作的武侠类,如今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为其正名,金庸更是被称为一代武侠大家。”

    “如此种种,都在说明一件事情。”

    “文学的形式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化。”

    “而当下的人,总会被过去的辉煌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燃青葱时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ranqingcongshidai/read/97/94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