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秋收虽然累,但翻地更累。
顾衍回答:“是的,李支书,我和同事待在这里几天。你们可以弄块地,我教你们村里的人翻地。”
“如果出现小问题,我还能教他们修理。麻烦李支书帮忙协调。”
“好,好!”李支书连连答应。
顾衍当面拜托,“我对象徐青青是村里的知青,还请李支书多多关照。”
李支书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这不是农机厂的好意,而是徐青青的对象通过市农机厂的名义,给大李庄好处。
“顾同志,其实就算你不说,我也会关照徐知青。刚来到大李庄,徐知青就带着我女儿在后山采药。”
“她还挖了一株人参,总共卖了六百多,个人能拿三成。徐知青还愿意把钱分给同伴,为人做事,都很不错。你不用担心,在大李庄能过得不错。”
顾衍仔细听着李支书的话,内心大为震惊。
不过又十分欣慰。
徐青青好像比他想象中聪明多了,也变得坚强了。
“去挖药材的时候,都是女同志,不安全。最好安排信得过的男同志跟着。”顾衍不反对徐青青采药,但担心女同志就算结伴上山也不安全。
李支书一愣,点头回答:“行,我稍后安排村里的民兵扛着枪跟着,还能帮她们背药材。”
顾衍笑了,“多谢李支书。”
之前就听说徐青青的对象是大学生,现在一见,李支书可以断定顾衍是个有本事的。
李支书本来就是非常圆滑的人,跟有本事的人打交道,有交情,将来路更宽。
李秀芳回家之后,捉了一只不下蛋的鸭子,用萝卜炖了一锅鸭汤。
家里还有鸡蛋,做了青椒炒鸡蛋,青椒土豆丝。
家里有酸菜,但是没有猪肉,做了一锅酸菜炖豆腐。
白面加上玉米面,做成的窝头,软一点,也更香。
中午徐青青要回知青点吃饭,也被李秀芳叫过去。
本来也叫陈玉芬,但陈玉芬无论如何都不去。
虽然关系好,但她也不能不知好歹。
顾衍的性格虽然比较清冷,但赵玉成比较热情。
赵玉成本身是北京人,特别会聊天。
所有华国人都向往北京,对于来自北京的人也高看一眼。
一顿饭吃下来,变得热络。
顾衍和赵玉成称呼,从李支书,变成李叔。
李支书在村里挑选两个聪明机灵的小伙子,跟顾衍和赵玉成学习开翻地机。
两个小伙子,一看到拖拉机两眼冒光。
学会开拖拉机,那也是一项技术。
下午李支书安排村里30人,清理出十几亩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