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基建产业链布局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得到这个结果后,杨文东便离开了深海,又相继拜访了其他几个特区,走访了当地的工厂外加市区地产行业,并也承诺了进一步的投资;

    这个时代,在内地,闭着眼睛建房子,未来都是血赚,投资回报率甚至比香港还要高;

    四个特区走完后,他便返回了香港;

    圣诞节也快到了,香港毕竟还是有着很深的西方文化的,对此也比较重视,杨文东倒也无所谓,跟着家人一起开心一下就行了,什么理由并不重要;

    时间很快到了1983年;

    深海市的集装箱码头,中央那边的反馈速度也是极快,半个月时间,就特批了;

    不过这也是一个初级许可,后续还需要选择合适位置以及上报投资规模大小等等,这些还是需要中央再次审核的;

    杨文东自然也清楚流程,安排一个专业的团队,前往内地了;

    早在10年前,杨文东收购金门建筑后,便安排其参与香港、新加坡、以及部分东南亚地区的港口建设,如今这个团队,也有了很丰富的经验。

    “杨生,现在香港地产危机,正好我们手下的很多工人没事干,去内地建码头,倒是不错的去向。”郑志杰开心说道。

    杨文东道:“不仅仅是码头,其他内地需要建设的项目,你们都可以尝试参与进去,特别是大型基建;

    香港地产市场虽然不能说饱和了,但对我们来说,已经没多大发展空间了,未来,我们的主要核心还是在内地。”

    长兴地产公司已经是香港的no.1,未来他吞并置地之后,对于香港的地产,基本上就不会再怎么投资了,最多参与那几栋未来的顶级大厦,比如IFC等等;

    而内地,未来则有着无限机会,即使受限于外资身份,没办法参与住宅市场,但写字楼、酒店、高速港口基建等等,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

    “明白,以内地的发展,一旦到了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水平,那对于基建的要求必然很高。”郑志杰道:“这样对我们也是很大的机会,只是想与本土国企争夺,难度有点高啊。”

    “正常的争夺的确比不了,不过我未来会在内地大规模投资基建,所以还是有机会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这种内地能做的产业,一般是不太乐意让国外做的,毕竟国外企业赚到钱了,是需要将赚到的人民币,转成外汇离开的;

    也就到了95年之后,国内外汇没那么紧张了,外加意图加入WTO,所以才放开了很多限制,比如外资超市就是那个时候放开的。

    在80年代,正常竞争是不可能的,只能由自己牵头投资某个基建,然后再让自己的建筑公司参与进去,一方面开拓市场,另外一方面,也能起个监督作用;

    郑志杰道:“好的,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对了,内地中央那边,还同意了我们在内地建钢铁厂了,不过要保证外汇平衡,第一期只能百万吨以内。”杨文东道:“我也准备放在深海市,你这边与老魏那边协商一下,怎么保证外汇平衡,另外,集装箱工厂,也可以迁移一部分产能过去了。”

    自己向内地提出建钢铁厂的要求已经很久了,但这个要求显然阻力比较大,对于这个时候的内地,钢铁就等于几十年后的石油,甚至更为看重,外资想进来投资还是很难的;

    长兴集团这边也是派遣了多次团队,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hui19580dazaoshijihaomen/read/97/96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