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德国投资的开始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边,最强的就是各种工业技术,其实不仅仅是汽车与家电,很多其他工业他们也擅长,比如工业母机、非标设备制造、交通轨道设备、化工、钢铁、生物制药等等;

    但这些行业,与杨文东的产业没什么关系,所以他也不会乱投资,且这些非民用的产业,他也不是很熟悉,或者说,熟悉的一些巨头,未来潜力还是有限的;

    比如巴斯夫,其现在就是顶级的化工巨头,自己即使投资了未来收益率也不高,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去投资汽车或者家电产业相关,因为这些有利于自己的产业布局。

    不过,德国这边,在未来的电子产业,也并非一无是处,这里也诞生了一些软件公司,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前世的SAP公司了。

    只是,这样的小企业,杨文东也不适合去专门的拜访了,于是便与长兴集团在德国的负责人克劳斯协商。

    克劳斯,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德国人,曾经在美国留学并工作,后来进入长兴集团,表现的很不错,于是被派遣到了德国,担任这边金融业务的负责人;

    长兴集团内部,在很多国家,也开始大规模使用本地人才了,这也是很多跨国公司的基本操作,一方面是总部的人容易水土不服,另外,香港总部的情况本身就缺乏人才,自然更要充分利用各国本土的人才了。

    克劳斯道:“杨先生,这是您要的资料,其中包括德国本土的多家连锁超市,以及德国本土的一些软件公司与计算机公司。”

    “嗯,好。”杨文东接过资料后,看了一会,道:“麦德龙这家超市,我们手中有4.2%的股份,要想办法跟他们再协商一下,看看能不能再投资一部分。”

    如果没有准确目标,比如自己要收购一家技术型企业,但全球有很多,那这种情况下就自然交给投行来负责;

    但如果有准确的目标,除非是涉及到很大的ZZ关系,那基本上都是长兴金融集团内部自己负责与对方接触。

    麦德龙就是这样,早年,他便安排人在麦德龙规模很小的时候投资了。

    克劳斯回道:“杨先生,这件事您之前也提过,我也曾经与麦德龙公司的创始人交谈过,他们不愿意继续出售股份,而是采取更保守的策略,宁可慢慢发展,也要保住家族对企业的绝对控股权。”

    “获得我的资金,是可以快速帮他们成长的,而且我要的也不多啊。”杨文东又道:“另外,可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再让5%的股份给我,我可以安排让银行对其进行低息借款,这个诱惑应该不低的。”

    在80\/81\/82三年,欧美为了压制通胀,开始拼命的加息,这导致了企业运营成本急剧增高;

    可以说,低息贷款,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吸引力是十足的。

    而对杨文东来说,他也可以趁机安排恒生银行来欧洲试一下水,反正他也知道麦德龙的未来,不会亏本的。

    克劳斯听完后,道:“我可以再去试试,但能不能成功,我不敢说,您也知道,德国人在这方面,是很固执的,甚至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麦德龙的创始人,也会这样做。”

    “那行吧,实在不行就算了。”杨文东无奈的摇摇头;

    在欧洲的投资,他之所以第一个选择英国,除了香港与英国的关系之外,就是因为英国的金融很开放,很多企业都急着上市圈钱,香港那边的文化其实也是来自于英国;

    这种情况下,杨文东的投资就很方便,看好某个目标,比如渣打与力拓,先期直接收购股票就行了,哪怕不与股东董事接触,也能够轻松至少获得5%的股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hui19580dazaoshijihaomen/read/97/96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