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产业很强,其他的都不是很行,英国也是其中之一,国内都没有派遣代表去英国寻找当地汽车品牌寻求合作;
当然,英国汽车再怎么弱,肯定还是比国内强的,只不过国内选择合作商,那自然想的是选择最强的。
杨文东摇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香港不可能有汽车产业链,除非,能够在内地。”
“嗯你的想法果然跟我猜测的一样。”领导似乎不是很惊讶,道:“你的这次收购,我曾经考虑过为什么,观你之前的投资,都是很成功的,却选择了一个英国汽车品牌,我想,你的目的,应该是我内地吧。”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我就是想靠着内地市场,这是我的机会,不过,您可能不清楚,我在亚洲与美国也有着大量的汽车零售店,未来也会在欧洲投资,所以养活英国一个mini汽车,还是没问题的。”
自己的目的,被这位猜出来了,他也不奇怪,包括真正了解杨文东的身边人,都是知晓自己是非常看重未来内地的市场的;
但即使被猜出来了,以后有合作,那也不能让对方认为自己只有与他合作的唯一选择,那样的话就太被动了。
“哈哈,看来你是做了两手准备了,果然不愧是在香港白手起家的亚洲首富啊。”领导笑道。
杨文东则道:“汽车零售店,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也能够反向影响很多汽车品牌,如今日本的汽车三巨头,想要开拓东南亚的市场,也有一小部分市场,是依赖与我的合作的。”
丰田本田等汽车巨头规模再大,也不可能参与终端零售,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造车;
而自己的资本,就是在东南亚到处扩张,有的买就买,没的买就自己建,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城市,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这些地方的汽车需求也越来越高;
早期日本汽车还不在意自己,但随着自己门店数量越来越多,眼看已经快到上千的趋势了,那也不得不合作了,毕竟三巨头本身还是有竞争关系的,且还有铃木、三菱等二线品牌。
反正自己知道未来亚洲地产市场也会大涨,就敢拼命的投资,而其他资本,哪有这个胆量?
这就是自己的优势,一旦零售+售后网建立起来,就形成巨大的先发优势,其他资本想再追赶也不可能了,未来日本三巨头,至少在东南亚这个市场,也要给自己三分面子;
当然,自己的核心目的,还是为了以后自己在内地工厂建造的汽车,能够出口,这样才能符合外汇平衡的政策,自己可不是大众,不可能再建一个专门用于出口的发动机工厂。
领导听完后,思考片刻,道:“你这商业思路是可以的,要是真的成功了,以后我内地的汽车出口,可能也要依赖你了。”
“只要内地有合适的汽车,我的门店都欢迎的。”杨文东笑了笑,道:“不过眼下,内地的汽车,很多还是需要进口的,不妨考虑一下mini,我的车虽然不大,但开起来还是没问题的,也省油。”
国内之人爱好空间大的车,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汽车开就不错了。
领导道:“进口也可以,你得给个大折扣啊。”
“没问题。”杨文东豪气说道。
领导又道:“那你要不要考虑一下,与内地车企合资,在内地建一个合资工厂,在国内生产汽车,如何?”
杨文东道:“这一点,也可以考虑。”
他自然早有这个想法了,只是他更希望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