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内地大学投资计划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一批人的培养也需要几年,所以越早越好,快的话,说不定85年左右就能够出现第一批人才了;要是再晚几年,那真的要等到90年代了,对于时间宝贵的电子行业来说,也是一种巨大损失。

    反正投资学校,虽然是捐赠,但收益绝对可观。

    一方面,自己捐赠一个大学,那绝对可以登入史册,因为是改开之后、全国范围内的第一所港资捐赠的大学。

    第二就是现在的投入,在未来必然有回报,原先历史上李嘉成与包玉冈都在内地捐赠一所大学;

    前者在90年代后也获得了丰厚的其他方面回报,十倍百倍于大学的投入,后者其实本来应该也有类似回报的,只不过包玉冈去世后,继承人吴家犯了傻,平白浪费了包玉冈留下的巨大人脉.

    第三则是,自己未来需要打造一个全球性的电子集团、甚至汽车集团,这根基必然需要建在内地,香港是不可能的,那这样的大公司,附近也得有一个顶级的大学,这样才能不停的获得优质人才与新鲜血脉。

    任何一个强势的科技型国家,必然有着顶级的大学,甚至连城市也是一样,要想科技型产业落地,那本城市就必须要有对应的顶级大学。

    何国元道:“那您准备在哪个城市?”

    “还没想好,再等等吧,这件事,你通知一下新华社那边,让他们把消息传到内地。”杨文东道:“这种事,没个几个月是不会批下来的,批下来之后还要谈判很多细节,跟之前投资一样,到时候再决定选哪个城市吧。”

    其实他最希望的还是在深海市,这里离香港近,未来深海也能成为顶级城市;

    但现在么,深海刚刚成立一年,还不是特区,经济发展也很一般,自己这个时候提出来,那内地肯定不同意,它们必然要求在北上广、最差也要在省会级城市;

    现在提出来要捐赠大学,然后让内地审批,花个几个月时间,正好赶到8月份深海市成为特区,自己再顺势提出落户深海,那阻力就会小很多了。

    “好,那我这就去通知张社长。”何国元也开心说道。

    其实在荣耀这一年里,他也感觉到了很多人才奇缺的问题,一些他制定的方案,总是缺乏对应的人才去执行;

    固然内部也有着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但荣耀电子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游戏产业更是指数级增长,其他家电产业也慢不了多少,毕竟老板在海外的零售终端产业做的越来越成功,带动香港本土电子产业的爆发式发展;

    这个时候,香港几百万人口的区域,就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状况。

    这些年,集团花费大成本从欧美、日本、湾湾挖人才,才勉强满足了需求,但这也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在国内建一所大学,那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案,虽然一次性投入不小,可自己这些年不停在海外挖人,也是一样慢刀子割肉,总花钱也不少的。

    当天下午,何国元便招来了几个心腹,商讨这件事,然后安排人去海外调查西方富豪捐赠学校时会提出的要求、后来的一些经验总结等等;

    在没有准备好之前,他不会贸然告知内地一方;

    直到一周之后,一些资料准备好了,何国元便来到了新华社的所在地,见到了社长张光斗。

    “什么,杨生要在国内捐赠一所大学?”张光斗听到这个消息后,被吓了一跳;

    一所大学啊?那建起来就要花不少钱了,国内其实也知道自己教育不行,可没钱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hui19580dazaoshijihaomen/read/97/96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