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黄埔地皮功成与“背锅侠”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但仔细想想还真有可能,自己如今在香港的房产太多了;

    看来,还是得造出一个房产“大佬”出来啊,以后让人想到香港地产就想到他,而不是杨文东,要让香港人觉得杨文东不过就是一个收租的;

    反正自己未来也不会参与过多住宅项目,黄埔码头这个也是没的选择,这么大的地皮,也不可能建第二个海港城,那就脑子进水了。

    随即,他便问道:“李嘉成最近怎么样了?”

    “李嘉成?”方先名有些不理解老板怎么突然说这个事,但还是回道:“李嘉成最近在地产市场很活跃,经常性的参加港府竞拍,甚至在74年初,他便借入大量资金,收购一些廉价地皮,如今可是回报丰厚啊。”

    “有点能力啊,挺好的。”杨文东点点头,道:“这样,安排TVB与东方日报对其进行一个专访,然后在传媒上大规模宣传他的成绩。”

    前世的香港房价之高,让人瞠目结舌,但就事论事有一说一,香港地产的价格,李嘉成或许有一定贡献,但占比还真不高;

    香港的四大家族,李嘉成家族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成功国际化的,无论是加拿大、英国、亚洲以及遍布全球的港口与零售,都是其产业国际化的成功,虽然这笔钱也是来自于香港,但基本上在90年代出去了很多;

    而剩下的三大家族,可是基本上都在香港市场里转圈圈,一直在炒地皮;

    特别是另外一个李家家族,其身价不比李嘉成差多少,主业却一直在香港,其对香港房价的贡献,可见一斑。

    可为何李嘉成背了这个锅?还不因为他太喜欢招摇,人家另外三大家族就低调多了,一直闷声发大财,李嘉成的照片全球华人可能都知道,但另外三大家族的掌门人,站在普通人面前,十有八九不认识。

    所以如今自己的造“锅”行动,就只能锁定李嘉成了;

    反正他也喜欢出名,对于有些商人来说,他们是喜欢自己出名,然后凭借明星流量光环带动旗下产业发展,前世也有多家手机、汽车企业的老板,玩这种套路。

    “宣传李嘉成?这是为何?”郑志杰不解问道;

    杨文东笑了笑:“这就不用问了,我有我的目的,这对于李嘉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他本身也就喜欢出名。”

    其实可能这也与李嘉成小时候的遭遇有关,其父早逝,母亲身体不好,他很小便承担家庭责任,出去做童工必然也被欺负;

    后来投靠自己的舅舅,也没得到多好的待遇,甚至其与表妹的婚事也一直不被赞同,直到他创业成功才被许可,要知道,李嘉成结婚的时候已经35,妻子33,在这个时代,这么晚结婚,已经算是很异类了,如果不是父母不同意,不可能这样。

    “好,我会通知秦生的。”郑志杰答应道。

    杨文东又道:“另外,跟秦志业说一下,以后在传媒这一块,控制好舆论,尽量不要让我们公司上报,如果真的很难做到,那就尽量不要报道我们地产公司的事情。”

    长兴集团的规模太大,一举一动影响半个香港,东方日报自己可以不报道,但很难限制其他所有报纸都不报,不过适度控制还是可以做的。

    这个时代不是互联网时代,更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报纸电视控制好了,那普通群众是很难知晓外界的事情的,比如一个楼盘,如果不写背后公司的名字,那普通人想调查这个楼盘是哪一家公司的,简直难如登天。

    这也是互联网之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hui19580dazaoshijihaomen/read/97/96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