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谋划红磡海底隧道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益的事业,他也不好在这种会议上明面反对,而其他英资则无所谓了。

    戴麟趾则说道:“杨生,海底隧道这个事,其实从上一任柏立基总督开始就开始讨论,但问题很多,按照我们的估计,这个投资至少要2亿港元以上。

    而且回收速度难以预计,以现在香港的车流量,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回本;还有就是工程难度非常高,这么多资金投入海底隧道,对于香港内部其他紧急项目来说,不划算。”

    “港督先生的考虑的确很对,但我觉得香港可以模仿一些欧美国家,将项目承包给私人企业,这样一来,风险不就转移了吗?”杨文东淡定说道。

    其实根本原因是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预测到未来香港经济会发展成什么样,会有多少汽车,人均收入会有多高;所以投资这样的大型项目,自然非常谨慎。

    且60年代,香港其他地方各种基建问题很多,比如一边经常性的暴雨,导致很多地方水流成灾,港府又没钱,于是诞生了后世比较出名的“乙种权益换地书”;而香港土地留不住水,又会经常性的导致旱灾,港府又得花钱从内地买水外加投资建水库等等。

    其他基本设施如公路、教育、医疗、桥梁等等也都需要港府支持,建这些项目,对此刻的香港作用性更强。

    所有人也都听出杨文东的意思,戴麟趾询问:“杨生,你是想投资红磡海底隧道?”

    杨文东则笑道:“这个我不敢保证,不过如果条件可以的话,我会考虑一下。”

    现在香港房价开始上涨,还不是与港府达成协议的最佳时间,不过这种大型项目,前期协商用个一年半载也很正常,所以现在提出,等到了地产血崩、港英准备跑路的时候,再谈价格与条件就最合适了。

    且这样的项目如果在67年宣布动工,那对于华人对香港的信心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而大概两三年后项目完成差不多就69-70年,那个时候香港经济开始腾飞,海底隧道还能再推动一把,就非常完美了。

    “行,那会后,我们再单独聊一下。”戴麟趾也有些心动。

    任何一个港督或者说地方执政人员,都是希望自己的任内有着一定业绩的,这样才有资格在未来与其他人竞争更高的职位,再差一点,也能成为自己的人生履历表上重要的里程碑。

    而业绩这个东西,是需要实物支撑的,就算让一个任期内让香港经济起飞数倍,可这太虚了,远不如一个实打实的大型项目,特别是地标性的公共建筑。

    “可以。”杨文东点点头答应道。

    这时,叶锡恩说道:“杨生如果能够投资海底隧道,那的确是香港民生之福,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并不能缓解现在的问题,所以还请各位重新考虑一下眼前的事情。”

    众人一听也对,眼前的乱局才是最重要的,再不控制,就只会损失越来越大,如同银行挤兑,甚至更严重,银行挤兑只要港府想管,基本上就能压住,但现在可完全不一样,港府也是束手无策除非暴力Z压,但那样后果就不可控了。

    杨文东则是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了,这种事,其实就算没有天星小轮,也会有其他理由导致发生,根本的原因就是华人力量越来越强,必然会反抗港英.

    一场3小时的会议,最终没扯出个所以然,怡和集团死活不肯让步,百万乃至千万港元对怡和来说算不了什么,可这却是香港英资的核心利益代表;

    叶锡恩自然也是一样不肯让步,戴麟趾则是两边调和,避免矛盾升级,最终啥也没谈成,看到时间也到下午了,最终散会。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hui19580dazaoshijihaomen/read/97/96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