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推动香港音乐的进步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老秦、老张”杨文东也对着这些早期创业的熟人一个一个的示意,然后目光放在了一个30岁年轻人身上:“熊生,好久不见了,听说你又生了一个儿子?”

    此人正是古龙熊耀华,早年被杨文东邀请来到香港,因为给了稳定的收益、相对不错的居住环境,因此也就在香港定居成家了。

    熊耀华笑说道:“对,多了一个儿子,可就得再给他买一套房子啊。”

    “哈哈,没事,如今香港影视行业开始发展,你的,改编费不低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前世古龙的就那几部经典的被改成了电视剧,其他的都因为古龙去世太早导致的版权问题,无法拍摄,颇为可惜.,直到21世纪才逐步缓解,比较出名的周易影视也是雄心勃勃想要拍七种武器,可惜拍完孔雀翎后公司倒闭了.

    虽说古龙在一些格局上比不过金镛的“为国为民”,可其内容也是非常精彩的,特别是很多破案的内容,拍成电影很方便。

    熊耀华又说道:“这也要多谢杨生了。”

    早年是杨文东将他请来香港并给了一份稳定收入的,要不然他也不能安心写书;且如今香港影视行业的发展,他的收入也大涨,至少一半功劳归杨文东,虽说人家也不是为了他,但感激之心还是有的。

    “不客气,你很有文才,这也是你应得的。”杨文东说道。

    有才的人,就应该获得对应的收入,能够写出让几千万乃至上亿人喜爱看的,对社会的贡献比一些资本家要强,这种人不发财谁发财?

    随后,杨文东来到了12层的顶楼,站在窗台,看向远处。

    苏依依端了一杯咖啡过来,问道:‘看什么呢?’

    “我在看这里的风景.”杨文东接过咖啡后,说道:“港华大厦还是我们在港岛的第一栋物业,当年站在这里,前面的建筑跟现在还是不一样啊。”

    苏依依则说道:“正常,这几年可不仅仅是我们发达了,整个香港都发达了很多,前几个月我还去了寮屋一次,结果很多人都走了,港府都在开始拆房子了,只有极少数人,还住在那里。”

    “嗯这几年经济发展的确不错。”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从58年他穿越到如今64年,已经6年了,这6年也是香港经济发展极快的几年,平均GDP涨幅能够达到15%左右,比改开之后的内地还要增长快的多;

    另外房价涨了3倍以上,人们的虚拟财产有钱了也会消费,制造业与贸易发展迅速,这些带动了大量就业,将寮屋里的闲散人力,都吸引了过去。

    当然这可能也是因为香港是个城市,而内地是个约10亿人口(改开后)的集合体,经济发展有高有低,单看深海、上沪这些城市,其实也不比香港差。

    苏依依说道:“大家都有的吃就好了,当年我们可是三天饿六顿,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今天的成绩。”

    “世事无常。”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以后的香港,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虽然以后的香港偶尔会有经济危机,但那也是泡沫破碎的短期问题罢了,除了那些高位接盘或者杠杆玩的大的投机者,对其他大部分人来说,生活影响其实并不是很大。

    “希望全球的华人,都不需要再过我们之前的日子了。”苏依依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也道:“是啊,我也这么希望的.”

    如今自己的事业,早就够自己家族几辈子花费的了,可还是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hui19580dazaoshijihaomen/read/97/96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