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地产新转向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清楚了。

    不过恒生银行也参与了,据说是他们想在这里建一个新总部,目标就是这块地。”

    “看来恒生银行最近的生意不错啊。”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记得他们的新总部才两年吧?又要换了。”

    郑志杰回道:“恒生银行最近一年生意的确火爆,早年恒生一直与很多香港的华资工厂有合作,甚至很多工厂早期没钱,何善衡还是冒着风险特意扶持他们的。

    现如今香港的工业爆发式增长,恒生在他们背后,简直就是躺着赚钱了,而且工厂的商贷没有抵押,利息也高,普遍都是在10个点左右。”

    “嗯,跟着发展工业的银行,基本上都是血赚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在60年代的香港,地产规模不小,但未必比的过工业,特别是如今长兴实业的存在,更是培养了很多优质供应商,以及他们的供应商。

    汇丰、恒生乃至前几年的廖创兴,也都是靠着扶持香港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渣打、东亚、有利这些银行则错过了这个机会。

    当然,工业兴起对银行的影响也只能说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但在早年能够看好未来工业发展的银行家,在其他方面的眼光一般也不差。

    综合因素导致了恒生银行的崛起,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汇丰渣打的地位,为两年后挤兑危机埋下伏笔。

    郑志杰又取出一份文件,道:“杨生,这些就是新地皮的具体介绍,周边的一些商业设施也有介绍,您看一下。”

    “嗯,好。”杨文东接过文件,认真的看了一遍,说道:“那就报名参加吧,这块地的位置,不比四季酒店的差。”

    眼下如果是一般的地皮,他其实没什么太大兴趣了,因为一般的地皮,到了66\/67年要多少有多少。

    但中环黄金位置的地皮或者物业,纵然67年或许也会有人出售,但数量仍然是稀少的,这些地方,很早之前就被老牌英资巨头掌控,华资新贵基本上求而不得。

    在原先历史上,80年代华资已然压住英资,可中环大厦仍然很难获得,甚至到了21世纪,一半左右还是在英资手中。

    郑志杰又问:“那我们竞拍这块地,是准备建什么?自持还是出售,或者半自持?”

    杨文东反问:“港府有限制吗?”

    郑志杰回道:“没有,但竞拍的资料中,这些是要说的,这个没什么限制,港府也不会追查,

    不过一般情况下,报的什么以后至少在短期内是要按照这个执行的,除非经济方面有问题。”

    “嗯,那就报建写字楼,物业自持。”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中环的物业,他是不会因为66年房价下跌而提前卖的,这样就太傻了,因为可能就买不回来了,特别是整栋物业的所有权。

    郑志杰又道:“好的,还有一件事,我们长兴地产之前一直与恒生和东亚银行合作,现在恒生也要竞争同一块地皮,算是有冲突了,那这一次的融资,就只找东亚吗?”

    “至少两千万了。”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可以跟汇丰沟通下,之前他在航运上帮了我不少,这次算是投桃报李了,合适的话也可以给他们,或者给部分。”

    在杨文东这个穿越者来看,自己大规模购买超级油轮是没什么风险的,但站在汇丰的角度,即使桑德士看好航运市场,可给自己无抵押贷款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hui19580dazaoshijihaomen/read/97/96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