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也有可能是我脑补太多了。”霍营东笑了笑,道:“屈臣氏这些年一直在亏损,寻求出售也是有可能的。
就是杨文东为什么会收购,有些奇怪了,屈臣氏的几个主要业务,没有一个好经营的。”
“会不会因为看上了屈臣氏的物业?”丁克坚又道。
霍营东摇摇头道:“我感觉不会,屈臣氏的物业不算差,但真要是肯花钱,想找到差不多的,也不是做不到,麻烦点而已;
但为了这点物业还收屈臣氏,那就麻烦了,那些业务亏损了伱还得贴钱进去,那么多人也得养着。
以杨文东之前的行为来看,他还是很在意工人的,就算是为了名,那也会为了爱惜羽毛继续这样做下去的。”
丁克坚思考片刻,道:“或许杨生就是为了屈臣氏那几个亏损的业务,以他几年就能做成几乎香港第一华人的成就,说不定对屈臣氏的几个业务,已经有了考虑了。”
“嗯,只能这么解释了。”霍营东点点头,随后问道:“上面对于杨文东提出的博物馆,是什么意见?”
丁克坚回道:“上面还是赞同的,可以出售一批民间古董,字画方面只要不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人,那也可以出售。
而租赁国宝级古董也没问题,能够运到香港来的古董字画,等级也会高一点,但可能需要保证金。
至于怎么合作,那还得再商量。”
“行,我想杨生会同意这个要求的。”霍营东心中大喜。
这个合作,实在是完美了,杨文东获得新产业、香港市民可以参观古代的文化历史、内地可以获得外汇。
唯一可惜的就是这种合作,对于国家级别来说,提供的资金不会有很多,难以解决目前巨大的外汇缺口问题。
丁克坚又说道:“上面也同意了派人从运输、香港本地看护再运走的整个流程,都用内地的专家。
这样也能最大程度避免古董受到损坏。”
“嗯,那就好,古董的保护最重要。”霍营东赞成说道。
虽说这些人参与进来,也会获得外汇,但这只能说是意外之喜,更重要的职责还是保证古董不出问题。
不然整个合作,都可能泡汤。
丁克坚又问道:“那我们时候再去找杨生,这件事我希望也能快点定下来。”
“就最近吧。”霍营东想了想说道:“他的很多二手船也快到香港了,到时候也要协商一下运粮这件事。”
“是啊,这件事更重要。”丁克坚点点头。
……
屈臣氏的华洋易主,在香港商界还是引起了一阵小反波,特别是很多人知道,这件事能够成功,背后也是汇丰在帮忙。
而汇丰作为香港的准央行,这个小动作,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不说以后华人资本能够再收购英资中大型公司,就这件事,也明确了汇丰新大班未来对华资的态度了。
4月8日,杨文东来到了位于港岛北角的屈臣氏饮料工厂:
不少人已经在门口等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