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福利棉纺织厂,负责在旧厂的规模上扩建新的美思特制衣厂市区二厂,到后来被委派去申城坐镇一方,替陆阳默默吸筹真空电子股票,一待就是两年,而后终于一战成名,助陆阳套现五个亿离场,直至被任命为新成立的集团公司女总裁。
这里面每一步都有陆阳在背后推波助澜与引导,可是与其个人能力也分不开,换一个人,陆阳敢说,未必就还能做到这般好。
陆阳这种人,最怕的就是那种自作聪明的人,这类自作聪明的人,通常会对老板的指示进行曲解或添加自己的解释,而不是直接执行。
魏舒姐就有一点很好,她从不多问,也不多管闲事,哪怕陆阳有时候会表现的很神奇,甚至会下达一些莫名其妙的命令,她也一贯都会很坚决的去执行。
且事后绝不多问,绝不会对外去宣扬。
这些事情很多职业经理人都做不到,这些职业经理人,往往一定会要求你这个老板,对他解释清楚你做这件事情的目的。
而且即使你可能耐着性子解释了,他也未必一定会听从,甚至还要从他的立场出发,用他的智慧来重新捋一遍,他如果觉得是对的,他才会去听,而他如果觉得不对,甚至还要据理力争。
那你要怎么搞?
根本就没法搞好吧。
似这类职业经理人,往往都代表着高学历,高智商,拥有自己的一套对商业逻辑的理解,如果是碰巧遇到那些同样也是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他们或许还能碰撞出一些火花来,甚至还可能有些人会被说服。
但是换成陆阳他们这些一代的创业者。
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
很多人能成功,都只是因为站在了风口之上,是各种机缘巧合,所堆出来的商业帝国。
这类企业家到了一定年纪,如果一旦选择了用这些职业经理人来打理自己的公司,要么直接放权,任由这些职业经理人来对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么就绝对会把公司搞得越来越差,且企业内部矛盾重重,因为像这类老企业家,他们根本就跟这类职业经理人尿不到一壶。
陆阳为什么在魏舒姐怀孕以后,同意让她在家办公,居家行使公司总裁权力,也不愿去找一个这样的经理人来代替魏舒姐,替自己打理公司呢?
这里便就做出了解释。
晓晓本来也有这样的机会,成为继像魏舒一样在陆阳的公司独当一面的女强人。
魏舒有的先天条件,她也一样有,两人都是毕业于羊城大学。
而且都嫁给了陆阳身边的左膀右臂。
从这一点上来看,几乎起点一模一样,或许刚开始魏舒的起点要高一些,因为她在陆阳创业初期就已经帮助过陆阳,而晓晓是后来的,错过了陆阳创业初期人才极其匮乏的阶段。
但陆阳也给过她机会。
收购福利棉纺织厂那一段时期,陆阳忙完了最初阶段,打下基础以后,就把后续工作都交给了魏舒姐,然后让晓晓这个她的同学来辅佐她。
那一段时间,魏舒跟龚平安这一对青梅竹马,人家就一直都待在了市里,不仅把新收购的福利棉纺织厂打理的井井有条,让陆阳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在接下来工厂扩建,招聘新工人,建设成衣车间,这些事情上都与陆阳所看中的原福利棉纺织厂厂长老耿配合的很不错。
即使像龚平安,这张面瘫脸,当初也是出了力,帮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