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帮高建昌鉴定古董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说是交流,其实,我对这方面,真的不是很懂。”高建昌道,“跟你接触,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已经发现,你比一般青年,要谦虚得多,也踏实得多。

    你总是说,自己鉴别蓝宝石的本事,也就一般,可事实上,你比图门镇所谓的宝石鉴定专家,都要专业。

    前面我已经听你说过,是仿品,还是真品,你大部分都能看得出。我相信,你既然说出这种话,就绝对不是吹牛。非但不是吹牛,你应该还有所保留。”

    “我刚才……”

    “你先听我说。”高建昌冲秦卫东摆摆手,“我已经看出来了,你是怕说实话,惹得我不高兴,所以有些为难了。

    我现在向你保证,就算你说我所有的老物件都是假的,我都不会不高兴,只要你对我,不要有所保留。

    反过来说,你要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就不跟我说实话,那就是没有把我高建昌当成你最好的朋友。”

    “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肯定说实话。”秦卫东冲高建昌点点头。

    “那你看看这件。”高建昌指着桌上的瓷器。

    “好吧。”秦卫东在红木圈椅上坐下来,开始仔细地看那圆盘。

    “要不要用这个?”高建昌拿起一旁的珠宝鉴定专用手电筒和放大镜,问秦卫东。

    “不用。”秦卫东道。

    “民国仿北宋龙泉窑的。”翻来覆去看了大约两分钟,秦卫东抬起头,看着高建昌。

    “这样啊?”高建昌表情有点复杂地看着秦卫东,似乎不太相信,却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你哪里看出来的?”

    “胎质太粗,胎体过厚,釉色过淡。”秦卫东道。

    “这件瓷器,是我省城的一个玩古董的朋友分享给我的。”高建昌道,“他说这是北宋龙泉窑早期的作品。

    我从书上了解到,北宋早期,龙泉窑的瓷器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和这三个窑的产品有些类似,具有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的特点。

    我这个盘,完全符合这个特点啊。”

    “不是符合,而是有点过了,有点仿过头了。”秦卫东道,“这胎质粗得有点过头了,胎体也厚得有点过头了。还有这釉层,又显得薄了一点,釉色也显得过于淡了一点。

    我见过不少北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作品,可以肯定,这就是仿品。而且确定,是民国河南蔡氏家族的仿品。”

    “这么说,我那个朋友,骗了我?”高建昌问。

    “您那位朋友,玩古董玩了多久了?”秦卫东问。

    “他说,有五六年了。”高建昌道。

    “这就很难说了。”古千峰道,“说不定,你那位朋友也看走眼了。

    出自河南蔡氏家族的仿品,属于高仿,不少行家都会看走眼。”

    “那肯定是我那位朋友看走眼了,这也怪不得他。”高建昌道,费解地看着秦卫东,“卫东啊,那你接触古董,已经多少年了?”

    “十五六岁就接触了,算算,也有六七年了吧。”秦卫东道。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返86:退伍后我靠鉴宝成了万元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fan860tuiwuhouwokaojianbaochengliaowanyuanhu/read/97/15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