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退休师傅们的手艺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问题?”

    约瑟急迫道。

    “如何说服集团的董事和高管,第二,是否亲自过来和我见面。”

    闻言,约瑟沉默不语。

    “约瑟先生不用怀疑我的猜测,事实已经证明,史蒂夫总裁是一个有大魄力的人,同时做事又十分的谨慎,一旦贵集团和北方机械公司成为战略级合作伙伴,他肯定要亲自过来一趟。”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么大的合作,集团负责人怎么能不亲自过来视察?”

    林凯峰安慰道:“你尽管放心,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好消息传进我们耳中。”

    随后,林凯峰和约瑟夫聊了一些,岛国电器在米国本土的销售近况。

    米国高层不止一次透露,将本国制造业转移到海外的想法。

    岛国有样学样,做着将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准备。

    两个国家分别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人工成本一天比一天高。

    继续将大量的工业企业和制造企业留在国内。

    昂贵的人工成本和其他方面支出,将严重拖累其他新兴行业发展。

    历史上,米国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把绝大多数的重工业和制造业,逐渐转移到海外。

    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高科学领域的技术研发。

    岛国方面做的也是不遑多让。

    从最开始向海外进口廉价生产材料,由国内进行深加工组装,再以高出材料进口价几百上千倍的价格将成品卖往全世界。

    今时不同往日。

    岛国商品成本越来越高,这个时候走出去,属于最明智的选择。

    “当当当……”

    办公室门被人敲响,林凯峰抬起头说道:“请进。”

    下一秒,助理白茹从外边走进来,满脸喜色道:“报告总经理,老师傅在发动机的研究上,取得的最新进展,打电话邀请您过去亲自视察成果。”

    “我就知道,这些退休的老师傅,绝对不会让我失望。”

    林凯峰满脸喜色地离开办公室。

    开车带着白茹,前往距离机械公司十几公里外的科学技术研究院。

    林凯峰出资成立的科学技术研究院,初衷是为公司后续发展培养人才,积累大量研究经验。

    通过以老带新,传帮带地办事,保证科技人员的持续供应。

    有鉴于此。

    进入研究院的技术专家,半数为半导体领域的科研人员。

    另外一半,则是来自沈城柴油机厂的退休员工。

    一大批退休专家,退休老工人,除了帮助林凯峰培养年轻技术骨干。

    还带领着年轻人,进行着发动机的升级攻关工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fan780gaogekeyan0yingjiangzenmequanhuangliao0/read/97/62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