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拒绝不了的优厚条件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生安排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

    还会提供一定数量的生活补助。

    学校和企业形成互相帮扶的对子,将生产,学习,研究三方面连接到一起。

    以互利互惠的合作方式,帮助对方提升软实力。

    “我公司是诚心诚意地想要与贵校进行校企合作,为了表达诚意,我打算从公司账面拿出一万块钱,设立一个助学基金。”

    “助学基金?这是什么意思?”

    张万春不解道。

    林凯峰解释道:“所谓的助学基金,旨在帮助学习方面有突出表现,同时家境困难的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经费。”

    七十年代老百姓们,刚刚解决了吃饱肚子这个问题。

    家家户户手里,几乎都没有富余钱。

    若是仅由家庭供养大学生,势必会造成额外的负担。

    为鼓励大量青年参加高考,成为大学生,为国家生产建设出力。

    有关部门在少之又少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充当助学金。

    一旦考上大学,学生每月能得到十几块钱的助学金。

    机械公司设立的助学基金,与国家的助学金有异曲同工之处。

    每年一万元助学基金,将资助一百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大学生。

    “如果张校长还不能理解,可以将这笔钱当成奖学金。”

    林凯峰说道。

    张万春不由得双眼发亮,坐在一旁的田有才搭话道:“张校长有所不知,林总经理的机械公司,不仅是他们当地的创汇大户,更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富裕单位。”

    “账面资金多达几百上千万,每年拿出一万,对机械公司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这么优厚的条件,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又不是让你将学生一直留在机械公司,让他们去机械公司实习,既不犯忌讳,又能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何乐而不为。”

    话音落下,林凯峰再次加码。

    除了提供每年一万的助学金,林凯峰还会代表机械公司,每年向工业大学赞助五万科研经费。

    帮助工业大学购买教学设备,技术书籍。

    “林总经理,谢谢你,太谢谢你了!!!”

    一连串的条件砸下来,张万春激动得情难自控。

    各个部门都在闹钱荒,大学也不例外。

    林凯峰一口气拿出一万块钱,每年资助一百名贫困大学生。

    又豪迈地给了五万块科研经费。

    如果张万春还不答应,他就是个大傻子!

    当即,张万春紧紧握着林凯峰的手。

    好人,林凯峰真是大好人!!!

    林凯峰谦虚道:“张校长别客气,这是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fan780gaogekeyan0yingjiangzenmequanhuangliao0/read/97/62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