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第三重“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表现的是举重若轻、不露锋芒。
而戚昊大概就已经到了这种境界的巅峰时期。
再往上一步到了第四重境界,那就能和老戏骨并列了。
戚昊演得举重若轻,让人看不出演技体现在什么地方,但就是觉得人物形象跃然而上,换个人都演不出这种感觉。
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是戚昊的本色出演。
如果是本色出演的话,他就根本不会嫉妒黑六一顿有俩鸡蛋吃。
他在现实里随手一送,都是二十个起。
演员遇到本命角色,随随便便就能演出好的效果,不那么契合的角色还能演好就非常不容易。
戚昊演得好,电影看着自然就很容易投入进去。
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在中国民间这类带有灵异色彩的动物复仇故事很多,大部分人小时候可能都听过十来个版本。
主角以黄大仙和蛇居多。
以驴中心的倒是不多,因为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又蠢又倔。
为数不多的出场,都是作为被奴役对象而存在的。
比如张果老倒骑驴,还有阿凡提也有驴。
这一次电影用了驴,还是两头驴,一个叫黑六一个叫黑七,至于黑大到黑五都去哪了,电影里并没有体现。
大概率是被河北人做成了驴肉火烧。
故事的场景可以放置在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以及广袤国土上任何一个乡村。
然而这个故事发生在知青下乡时代,在那个语境下,便更凸显出强烈的荒诞色彩来。
知青马杰被下放到秦岭北麓一个村庄,奉命照料一头种驴黑六。
因为嫉妒,马杰虐待黑六,使其丧失生殖能力,最后百无一用而被宰杀。
黑六的兄弟黑七又归马杰役使。
黑七处心积虑为黑六报仇,企图伤害马杰,未果,黑七最后自焚欲与马杰同归于尽,马杰捡得一命。
这部电影里的“驴”,是有寓意的。
在中国农耕文化中,驴被视为最吃苦耐劳、最不求回报的牲畜,甚于牛马。
牛马最起码还会发几句牢骚,而驴子却不会。
然而,就是这样两头最能忍耐的牲畜,最终还是挣脱不了忍受亦死反抗亦死的宿命。
一开始的时候,现场不时爆发出一阵笑声。
到了后边的时候就没有人笑了。
大家渐渐的理解了黑七,并且开始理解它的执着,同情它的命运,甚至开始感同身受。
原本以为自己是马杰,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是黑N。
从现场的反馈来看,这部文艺片的效果是很不错的。
李大维乐得不行,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