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都别拘束啊!”
酒过三巡,赵队长放下酒杯,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眼神中满是欣慰地看向张志成,说道:林师长,我可得好好夸夸小张!沙尘暴那阵儿,狂风跟疯了似的,小张愣是咬着牙,迎着那大风就冲上去了,拼了命地去逮那些被刮跑的资料。手都被纸划烂了,血直流。后头碰到野狼来袭,这小子胆儿贼大,主动要把狼群引开,给咱大家伙儿弄出条道儿来撤退。就他这股子猛劲儿,一般人可学不来!
李工在一旁听得不住点头,接着说道:“没错,二次勘测的时候,小张那股子认真劲儿,让我这个老家伙都佩服!”
张志成被众人夸奖得有些不好意思:“队长、李工……当时那种情况,大家都在拼命,我肯定也得上啊!”
张副院长听到了张志成的湖南口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冲着他端起酒杯说:“小张,你是湖南的啊?我也是湖南的嘞,咱们还都一个姓,这可比老乡还亲几分。来,咱俩走一个!”
张志成赶忙站起来,身体微微前倾,仰起头,一饮而尽,酒水顺着喉咙流下,带来一阵灼热,却也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林师长看着这一幕,哈哈大笑起来:“这可真是巧了,小张,你可得好好跟着张副院长学,把他的本事都学到手,将来为咱们兵团建设出大力!”说着,又话锋一转:“先把塔河收拾服气了!”
借着酒劲,张志成说道:“张副院长,我有个事儿一直想不明白……今天上午我也给孙专员提过,这次勘测之前,苏联专家是给我们突击培训了,但教的基本都用不上!还得靠李工的经验带着我们摸索,这样很影响后续的工作效率。”
林师长听后微微一怔,刚要说话,张副院长轻轻摆了摆手,接过话头:“小张,苏联在水利建设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他们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不过……”
他顿了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凝重:“我和林师长商量过,本来是想明天再告诉你们的。但既然你都说起来了,那就今晚讲吧。你们之前传回来的勘测数据,经过苏联专家的研判,他们认为在塔里木河流域建设长效性水利设施,难度极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话一出,包厢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此时苏联专家在众多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毕竟他们来自一个在工业、科技等方面相对发达且经验丰富的国家,对于新中国的建设,尤其是像兵团所在边疆地区的开发,被视为重要的技术与经验来源。各单位对苏联专家的意见都极为重视,甚至奉为圭臬。
而塔里木河流域建设长效性水利工程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而言,是关乎南疆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工程。
南疆虽资源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的有效利用与调配极为关键。长效性水利工程一旦建成,便能稳定地灌溉大片农田,从而保障兵团职工以及当地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为人口的增长和聚居提供坚实基础。另外,完善的水利设施能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稳固与开发,其战略意义深远,不可替代。
张志成双眼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蹭”地一下站起身来,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与愤懑:“张副院长,这怎么可能?小蒋在那把命都丢了,就换来这么个结果?说不可能就不可能了?”他的眼神中满是不甘与执着,死死地盯着张副院长,势必要从他那里得到一个不同的答案。
张副院长看着激动的张志成,叹了口气,说道:“小张,我理解你的心情,大家都付出了很多。但苏联专家的分析是基于多方面专业考量的,他们指出塔里木河的地质结构复杂多变,沙质土壤稳定性差,且河流径流量季节性差异极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长效性水利设施难以长期稳定运行。”
李工也皱着眉头,神色凝重地说:“张副院长,这些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而且在实地勘测中也找到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就不能再争取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