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红柳护湾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和却又有力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理解与坚定,“小张,你想想咱们为啥来这儿,咱们是为了让这片土地重获生机,为了让这儿的人能喝上干净的水,能过上好日子。这些数据关系着工程的成败,关系着无数人的未来,大家再咬咬牙坚持坚持。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挺过去,咱们就赢了!”

    “志成,前面好像有一片胡杨林,看着挺茂密的,咱们要穿过去,估计得费一番功夫。不过这胡杨林看着就不一般,说不定对咱们的工程有大用处。”王力眯着眼,手指着前方,大声喊道。

    张志成手搭凉棚,仔细观察了许久,缓缓说道:“大家小心点往前走,可千万别把仪器弄坏了。这片胡杨林说不定对水流有涵养作用,咱们得记一下树的密度、和水源距离的一些情况。”

    “张工,这胡杨林要是真能涵养水源,那对咱们这水利工程可帮大忙了。说不定有了它,咱们的工程能事半功倍呢!”小李在一旁,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激动地说道。

    张志成微微点头,回应道,眼神坚定又充满期待:“是啊,所以大家都仔细点,可别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咱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工程更完美。”

    队伍小心翼翼地朝着胡杨林走去,脚下的沙地变得愈发松软,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得费好大的劲才能把深陷的双脚拔出来。胡杨林越来越近,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这胡杨林看着可真壮观,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小张一边艰难地从胡杨林里钻出来,一边感慨道,声音里满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少说也有几十年了吧,这些树可都是这片土地的宝贝,守护着这里呢!在我老家,这么粗的树,都是好多人的干亲!”大刘拍了拍小张的肩膀,接话道,目光在胡杨林间穿梭。

    胡杨林外,是一处河湾。这是塔里木河的天然河湾,河水在这里蜿蜒。周边是一大片河漫滩,生长着芦苇、红柳等耐旱植物。

    张志成大声喊道:“大家注意了,这儿是关键区域,测量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容不得半点差错!”说完,他和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

    小李和小赵负责测量河湾的宽度,此刻的河湾,水流奔腾。小李双手紧紧握住木质标杆,用力将其插入河湾一侧的泥土中,小赵则双手紧紧拉着皮尺,小心翼翼地踏入河中。河水冰冷刺骨,湍急的水流不断冲击着他的双腿,好几次差点将他冲倒,皮尺也被水流扯得左摇右摆。“小李,稳住标杆!这水太野了!”小赵扯着嗓子大喊。小李双腿扎成马步,双手死死扶住标杆,回应道:“放心,我在呢,你小心点!”两人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测量出河湾最窄处宽度约为 5米,最宽处约 23米。为确保数据准确,他们又在不同时段反复测量,运用误差分析方法,得出更为精确可靠的河湾宽度数据。

    大刘和小张负责测量河湾的深度。大刘双手稳稳地握住测绳,将重锤缓缓放下河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测绳上的刻度。“小张,看仔细了,快到河底了!”大刘喊道。小张蹲在一旁,拿着记录板和铅笔,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刘的动作,大声回应:“记下了,这儿深度大概 2.55米!”他们沿着河湾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发现河湾深度在 2- 3.5米之间变化,还绘制了详细的河湾深度剖面图。

    老陈负责测量河湾的坡度,他蹲在河岸边,拿出简易的坡度仪,将其底部紧紧贴在地面上,双手微微颤抖,转动旋钮,调整角度。每测量一个坡面,他都要反复确认坡度仪的摆放位置。经过在多个坡面测量,得出河湾岸边平均坡度约为 15°,他还对河岸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估。

    “张工,这儿地形特殊,要是能合理利用,对水利工程肯定大有益处。”一个技术骨干说道。

    张志成点了点头说:“大家散开,把地形数据全方位都测一下,包括河湾的宽度、深度、坡度,还有地质结构。一定要保证水流能按照咱们的规划流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河锁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anghesuolang/read/97/5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