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红柳护湾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七 ↓

涵养作用,能稳定周边的水文环境,就像给水流建了个缓冲带,能减少水土流失,对咱们后续修渠、保水意义重大,咱们得记一下树的密度、和水源距离的一些情况。”

“张工,这胡杨林要是真能涵养水源,那对咱们这水利工程可帮大忙了。说不定有了它,咱们的工程能事半功倍呢!”小李在一旁,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激动地说道。

张志成微微点头,回应道,眼神坚定又充满期待:“是啊,所以大家都仔细点,可别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咱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工程更完美。”

队伍小心翼翼地朝着胡杨林走去,脚下的沙地变得愈发松软,胡杨林越来越近,刚冒出来的些许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这胡杨林看着可真壮观,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小张一边艰难地从胡杨林里钻出来,一边感慨道,声音里满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少说也有几十年了吧,这些树可都是这片土地的宝贝,守护着这里呢!在我老家,这么粗的树,都是好多人的干亲!”大刘拍了拍小张的肩膀,接话道,目光在胡杨林间穿梭。

胡杨林外,是一处河湾。这是塔里木河的天然河湾,河水在这里蜿蜒。周边是一大片河漫滩,生长着芦苇、红柳等耐旱植物。

张志成大声喊道:“大家注意了,这儿是关键区域,测量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容不得半点差错!这河湾的情况对整个水利布局影响重大。你们看这河道弯曲,河水流动时会产生离心力,导致凹岸水位高、凸岸水位低,水流对河岸冲刷力不均匀,河岸很容易坍塌。咱们测数据的时候,得考虑到这些,后续修建水利设施,像堤坝、渠道走向,都得依据这些数据好好规划。”说完,他和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

小李和小赵负责测量河湾的宽度,此刻的河湾,水流奔腾。小李双手紧紧握住木质标杆,用力将其插入河湾一侧的泥土中。小赵刚踏入河湾,昆仑雪水淬成的激流就咬住他的双腿。冰碴顺着裤管往上爬,在膝盖处凝成锋利的铠甲。测绳突然绷直,他踉跄着栽向漩涡,浑浊的河水立刻灌进鼻腔。皮尺也被水流扯得左摇右摆。“小李,稳住标杆!这水太野了!”小赵扯着嗓子大喊。小李双腿扎成马步,双手死死扶住标杆,回应道:“放心,我在呢,你小心点!”两人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测量出河湾最窄处宽度约为 5米,最宽处约 23米。为确保数据准确,他们又在不同时段反复测量,运用误差分析方法,得出更为精确可靠的河湾宽度数据。

大刘和小张负责测量河湾的深度。大刘双手稳稳地握住测绳,将重锤缓缓放下河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测绳上的刻度。“小张,看仔细了,快到河底了!”大刘喊道。小张蹲在一旁,拿着记录板和铅笔,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刘的动作,大声回应:“记下了,这儿深度大概 2.55米!”他们沿着河湾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发现河湾深度在 2- 3.5米之间变化,还绘制了详细的河湾深度剖面图。

老陈负责测量河湾的坡度,他蹲在河岸边,拿出简易的坡度仪,将其底部紧紧贴在地面上,双手微微颤抖,转动旋钮,调整角度。每测量一个坡面,他都要反复确认坡度仪的摆放位置。经过在多个坡面测量,得出河湾岸边平均坡度约为 15°,他还对河岸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估。

“张工,这儿地形特殊,要是能合理利用,对水利工程肯定大有益处。”一个技术骨干说道。

张志成点了点头说:“大家散开,把地形数据全方位都测一下,包括河湾的宽度、深度、坡度,还有地质结构。一定要保证水流能按照咱们的规划流动。这河湾如果利用得好,它蜿蜒的河道能减缓水流速度,洪水期能缓冲,就像给下游水利设施加了个保护罩。而且地形低洼,能收集储存水资源,咱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修建蓄水池或调节池,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利用率。”

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发现河湾部分河岸有坍塌的迹象,这让张志成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大家先停一下,你们看这河岸,已经有坍塌迹象了。河湾处水流复杂,刚刚说的离心力,再加上洪水期水流冲击,枯水期泥沙淤积,都会影响河岸稳定。而且这河岸上层沙质土保水性差,下层砾石层透水性强,后续修渠道,渗漏问题肯定得重点解决,不然水资源浪费太严重。”张志成皱着眉,一脸严肃地说道。

完成河湾的宽度、深度以及坡度测量后,队员们疲惫地瘫坐在地上。

不知什么时候,毒辣的太阳高悬天空,地面温度急剧飙升,砂石被晒得滚烫。队员们的脸被晒得通红,汗水不停地冒出来,可刚一出现,就被高温瞬间蒸发,只在脸上留下一道道白花花的盐渍。

随着气温持续攀升,远处雪山的雪水融化速度明显加快。仅仅是一个中午的功夫,原本还算温顺的河水,此刻水位大幅上涨,水流变得湍急汹涌,一波接着一波的浪涛狠狠拍打着河岸。

“这高温,把雪山雪水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河锁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anghesuolang/read/83/2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