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但让他惊讶的是,顾熙却完全没有这种心思。
顾熙怎会后退?
此战,打的便是一往直前,打的一战安天下。
但凡后撤,那此事便再无可成之机。
就算日后还能打回来,亦是无用。
因为他“不败”的金身碎掉了。
届时天下世族便可培养出无数的人手,来耗死顾熙。
他又岂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对于顾熙而言,如今局势虽危,但并不是完全无解。
顾氏这几代子弟都有着一个优点,那就是务实。
顾熙早就已经细细探查过附近的地势,决定利用此次叛军倾巢而出的机会,利用地势彻底平贼。
他选定了太行山南麓的一处险隘——青龙涧。
此地地势十分特殊。
两侧古道狭窄,崖高百丈,山顶多林。
顾熙当初探查地势之时,便说过此地乃是伏兵之地,只是未曾料到如今竟用到了这里。
他敕令三军一路做溃兵之象,意图将敌军全部引来。
舍小利钓大敌。
并利用越骑营轻骑争取来的时间。
迅速坐下埋伏。
采于火攻,将所有叛军都留在此地,一举彻底打服整个天下!
这注定是一个极为冒险的举动。
哪怕是对顾熙有着绝对信心的中军将领们,亦是纷纷色变。
但顾熙却十分冷静的安抚着众将。
“昔年九州天灾,我连天灾都可战胜,更何况于人乱?”
顾熙扫视众将,语气铿锵的说道:“此战若胜,天下可安。”
“届时诸位便是扶江山社稷之臣,子孙后代皆可享受荣华富贵。”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迅速便再次激起了众将士的战意。
这便是顾熙于人心上的造诣。
于天灾对比人乱,天灾自是让人更加畏惧。
太傅连天灾都能战胜,更何况于人祸?
太傅又何曾败过?
无数的念头在众将士心中不断闪过。
在这种情况之下,顾熙那滔天的声望在这种时候自可安抚众人之心。
整个汉军以极快的速度迅速朝着青龙涧而去。
并一路做丢盔弃甲状。
待至顾口,立刻抢占谷口高处,引兵藏于林内,扼守谷口。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