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境之治或难推于天下。”
“陛下之策,基于宋地军民政令一体的根基,方能如臂使指。”
“然九州各地,情势迥异,民风不同。”
“他日若天下一统,是以宋制强加于四海,抑或和而不同,因俗而治?”
“此乃长远之虑,当早图之。”
顾瑾直接将他这段时间所想出来的东西全都说了出来,每一点都直指当前大宋的要害。
这三点简单来说。
其一指的便是宋境内的改制皆立于赵匡胤之威。
只要赵匡胤出现任何的意外。
这新政都将会瞬间崩溃。
其二便指的是改制后的发展,赵匡胤终是武将起家,他能利用威名做好这些事,但却还没有想到后续的发展。
而其三,便是其中的关键了。
就亦如昔年战国时期那般。
一国之政并不能全然实行于整个天下,如若不然的话只能起到反作用。
如今的大宋也是这般。
赵匡胤眉头越皱越紧。
顾瑾这番话并无寻常儒生那般繁冗经典的堆砌,却句句直指要害。
他几乎瞬间就明白了这三点背后所指的深意,而整间书房,霎时静了下来。
赵匡胤沉默了良久之后,这才再次开口:“公子以为,我宋地之困,何解?”
“然天下之变,非独力可速成。”
顾瑾再次露出了一丝笑容,朗声说道:“陛下以制度为根,以实干为刃,固然超迈群伦.但若欲九州同沐此风,仍需巨鹿之势。”
说着,他在地图上的巨鹿指了指。
虽然未曾点明其中关键,但赵匡胤还是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顾氏数百年所积的声望。
包括顾氏学院与云韶阁所代表的文道圣地地位。
只要能够与顾氏联手,大宋便可以解决当前的这三点要害。
当然,这同样也需要时间。
赵匡胤的眉头越皱越深,但顾瑾却是愈发的放松。
就在片刻之后。
顾瑾重新开启了话题。
此番二人所谈,已非宋地一时一策,而是放眼九州、纵论天下诸侯。
他们甚至聊及大宋若欲定鼎天下,当如何布势、如何进取。
顾瑾始终对答从容,言谈之间未有半分迟疑。
他实在等这一刻太久了。
——不,不止是他。
顾氏一代代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