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才俊蜂拥而至,方能最大程度地网罗英才,避免沧海遗珠之憾。
此乃顾氏千秋大计,亦系九州未来之关键。
顾易岂容半分差池?
这层层递进的举措,犹如无形的推手,不断催生着流言蜚语,令学子们为之疯狂。
也正因这股狂热,“人能胜天”之说,借由学院这方沃土,其影响终如涟漪般在九州悄然扩散开来。
——此事,牵动之大,超乎想象。
昔年顾熙道出此言,乃是彰显其战胜天灾的钢铁意志。
而在这煌煌盛世之下,
此言却被许多人解读为另一种可能:那便是挑战当世之“天”——皇帝李豫!
这已不仅仅关乎皇权威严,
更深深触及了儒家道统的根基。
由此掀起的滔天巨浪,其风波之烈,可想而知。
岁月流转,持不同见解者竟渐渐形成了两大壁垒分明的学派,终日于顾氏学院之内唇枪舌剑,交锋不休。
顾氏对此却始终缄默,放任自流。
纵有质疑之声起,唯有当提及昔年顾熙旧事时,方会有人出面援引其例,轻轻带过。
至少在现在,此事终究影响不到顾氏。
值得一提的是——
如今的大唐,正步入前所未有的鼎盛。
李豫恪守住了自己的本心,并未去针对御史台,保证了顾轩昔日改制所留下的种种,让这股风继续吹了下去。
期间虽也会有意外,也会有天灾。
但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却始终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根本不足以影响到大势。
也正是因为如此。
顾易明显的发现顾氏愈发的外强中干了。
不仅仅是第二十二代子弟。
甚至就连相继出世的第二十三代子弟的才能都受到了十足的限制,一切的一切就亦如昔年三兴炎汉时那般,纵观整个家族之中,没有一个能扛起大旗之人。
不,不仅仅如此。
此次所造成的影响甚至都超越了昔年。
顾易能够明确的感觉到,家族子弟们的品行亦是差了不少。
哪怕是在顾氏已经提供了一切,并且还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之下,家族子弟们的品行也是愈发的不受控制。
触犯家规、受家法惩处者,数量与日俱增。
甚至就连顾轩的身体都在越来越差。
明明他已经放下了一切,只是整日的著书,但身体的衰弱速度却也远远超过了以往。
顾易心知肚明这意味着什么——那是无形的枷锁在收紧,是命运对“逆命者”愈加沉重的反噬。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