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当然,这也是因为顾氏名声的关系。
若是换做了一个极为残暴之人,这些人恐怕还会有所忌惮,但顾氏的名声摆在这里,最起码谏言还不至于引来顾氏针对。
听着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李亨的表情也是愈发复杂。
与群臣的心思不同。
他是真的觉着此时改制确实是有些急切了。
当然,同样也有着内心抵触的一些想法。
或许正是因为知道自己这个皇帝来的到底是有多么不容易,李亨对于权力的掌控欲远超常人。
无论是群臣手中的权力也好亦或是顾轩这个太傅手中的权力也罢。
他都想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哪怕明知道顾氏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皇位,但是他的心中也始终都有着一根刺在,根本无法克制下去。
顾易对此亦是毫不意外。
无论是在任何时候,变法改制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且不说原本历史之中的那些人,就说顾熙昔年想要实行的变法又如何?
这种事本就不是急于一时的。
待群臣话音逐渐落下,他这才心念一动操控着顾轩淡淡说道:“陛下与诸位同僚,言人心思安。”
“然,思安者,是思开元之安?”
“还是贞观之安?”
“亦或是思安史之乱前,那藩镇坐大、边备松弛、吏治渐腐、府库渐虚之安?”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瞬间便让整个大殿陷入了死寂。
顾轩站在原地扫视了一圈愕然的众人,旋即再次朝着李亨拱了拱手:“臣知陛下忧心国本。”
“然国本不在固守旧章,而在社稷永固,黎民安康。”
“变法,非为标新立异,乃是为我大唐铸就真正的、万世不易之根基!”
“具体条陈,臣已草拟成册,明日便可呈于陛下御览。”
“事关国运,还请陛下早做圣断!”
顾轩话音落下,不待李亨有任何回应,已然拱手朗声道:“臣此行归京,鞍马劳顿,心神俱疲,先行告退!”
说罢,竟是毫不犹豫地转身,袍袖微扬,径直朝着那巍峨的殿门大步而去。
整个过程虽未失礼数,但那不容置疑的决绝姿态,却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整个紫宸殿,仿佛被瞬间抽空了声音。
所有人——上至龙椅上的李亨,下至两班文武百官——都僵在了原地。、
李亨脸上的表情急剧变幻,他张了张嘴,喉结滚动,最终却一个字也没能吐出来。
群臣更是面面相觑,或瞠目结舌,或低头垂目。
偌大的殿堂里落针可闻,只剩下顾轩沉稳而清晰的脚步声回荡,直至身影消失在殿门之外。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