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规整的方盒子。这才是真正的‘100%得房率’——不是面积的简单叠加,而是生活效率与情感体验的100%满足。”
钱多多又拿起了手机,在备忘录里记下:由内而外,适合做故事线。
易启航一边听着精彩的分享,一边察言观色现场每个评审——甲方久泰地产的人员,难道不满意?以他对钱多多的了解,不应该啊。他想了想,在笔记本上写了几个字,往南舟的方向推了推,“眼神互动”。
南舟扫过去,视线与场间的人交流。
接着,南舟抛出了她最核心的理念:“当空间解决了基本的‘住’的功能,它更高的价值在哪里?我认为,是情绪价值。”
她展示了几组充满故事感的画面,不再是冰冷的效果图,而是用水彩风格绘制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
“归家仪式感”的角落:在玄关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壁龛,注解是:“这里不是放钥匙的盘子,而是男主人每天下班后,能顺手放下带给女儿的一支小花的地方。灯光会温柔地亮起,迎接他回家。”
“可成长的儿童房”: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墙面是可涂鸦的,家具是模块化可随年龄调整的。“我们设计的不是一间房,而是一个能容纳孩子从5岁到15岁所有梦想和秘密的‘成长舱’。”
“三代同堂的呼吸感”:通过巧妙地运用高低差和可开合的隔断,在开放空间中为老人隔出了一个能晒太阳、能看顾孩子,却又保有私密感的“银发角落”。
“我的设计,不定义这里是‘侘寂风’还是‘奶油风’,”南舟总结道,“它只关注,在这里,妻子疲惫时能否有一个角落独处充电;孩子能否安全地探索他的小世界;一家人能否毫无障碍地交流,又能彼此尊重地独处。风格会过时,营销概念会迭代,但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联结的需求,永不褪色。”
听到这时,易启航默默垂下了头。他想起了那次在“创邑办公”,南舟分享她的声音环境优化建议。平日里看着邻家女孩的人,分享时,身上仿佛笼罩了一层光。
她,有在做思考。
可惜啊,谁在意呢?
他忽然有点惆怅。
南舟关掉PPT,微微鞠躬:“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各位。”
会议室里陷入一片短暂的、奇异的寂静。与之前其他团队展示时,那种华丽数据、前沿智能技术和成熟案例所带来的兴奋的热烈反响不同,此刻的寂静,更像是一种被触及内心柔软处后的沉思,混杂着商业理性与一丝情感波动的较量。
钱多多沉默了片刻,终于放下手机,备忘录里记了一页。他清了清嗓子,脸上没过多表情,目光落在南舟身上,语气带着公事公办的审慎:“南舟,你的方案……很大胆。甚至可以说,有点理想主义。”
他身体前倾,手肘撑在桌面上,开始了点评:“你强调生活流线,但你这不规则的轮廓,会增加多少施工难度和建造成本?你谈情绪价值,这些壁龛、灯光、可涂鸦的墙面,在营销说辞上很美,但能转化为购房者真金白银的溢价吗?市场是现实的,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更认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精奢装修,智能家居。”
他一条条说着,在鸡蛋里挑骨头,指出找出这个“离经叛道”方案的所有潜在风险。
最后总结,“在商言商,颠覆性的方案,风险极高。万一客户不买账呢?”
南舟安静地听着,没有急于辩解。直到钱多多说完,她才再次抬头,脸上没有失落,也没有愤懑,只有一种尝试过后的平静与坦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