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睡觉的,那段时间头发掉落的速度飞快。
早晨七点起床送孩子去幼儿园,开车的去公司的路上,无数次我都想闭眼打盹。
但是到了公司,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待我处理。
我上班的公司规模不大,很多杂事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每天上班开会、写提案、做ppt、p图,甚至着急了还要出外协助拍摄、飞无人机、赶后期。加班到六七点是常态,最忙的时候要赶到晚上10点。
这种强度下,哪怕周末多写了一两章的存稿,也会被各种来不及码字的意外消耗掉。
我记得最累的那几天是十一之前那段时间,因为客户需求给的晚,下班经常是晚上十点半了。
开车回到家,老婆孩子都睡了,我依旧要拖着疲惫的身体,灌上一杯浓缩,强打精神坐在电脑前,苦思冥想自己根本不存在的大纲,告诉自己至少要写出一章,至少要码完三千字,因为这是我更新的deadline,是乙方的自我修养。
如今回头看,由于人物设计上的不足,很多角色到了故事中后期是没有发展的,这无疑是一种失败。
而由于大纲规划和时间精力不足,不少内容写得也过于潦草,展开得不够充分,甚至还有一些前期埋的伏笔,写着写着给忘了,后来没卡住时间,干脆没法展开的情况。
但是无论如何,我都告诉自己:我必须完成,我必须完成。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有一句名言: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不是,我怎么成文豪了》整本小说只请过1天假,除此之外,哪怕大年三十、初一,哪怕陪家人旅游日行两万步,哪怕忽然阳了发着烧浑身疼痛,我也咬牙坚持。
我算是挺住了吧?
我觉得算吧。
重新说回这本小说。
年代文不是那种可以放飞自我胡乱展开的类型,再加上我选题之初,想的是尽量结合文学史上发生过的一些景点事件衍生描写,所以我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一方面是研究年代发展的生活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加深自己对文学史走向的把握。
一部小说里,我写过了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关于现代派的批判、新写实主义的始末、人文精神大讨论、茅奖的争论以等等,有时候想想,其实很多读者未必对此感兴趣,而有些概念也很难展开描述,这是我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其次是人物设置,在大刘庄人物群体中,很多角色其实我写了一些小传,但是后期感觉跟时代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基本都去掉了,比如刘英,比如田小飞。
而在一些重点着墨过的角色中,早期原本想要重点刻画的角色之一是主角的堂弟,但是被我写的不讨喜,遭了很多负面评价,于是后期他的剧情急剧减少。
但这些评价也让我非常忐忑,导致我现在已经不太敢主动打开评论区阅读大家的想法。
总之,人物的丰富度是不够的,如果不是年代文的一些经典配角还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熟悉感,这部小说应该会从80万字开始垮掉。
然后是成绩方面。
最终小说的成绩是远超出我最初设定的500均定的目标的。不过还是没有拿到精品标,差个一百均定左右吧。
小说的收益也让我挺过了年后公司效益恶化发不出工资来的窘境。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