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私自留下加班,当代活雷锋?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只有回到隔离区外的办公休息室,才可以脱下防护服开口说话。

    封装车间都有专用就餐厅,餐食一般有食堂送餐人员骑三轮车送来,各车间岗位轮换就餐。

    就餐厅也就是车间会议室,有什么事就在会议室张贴公告,还可以分批开会,现场工程师点评工艺或错误。

    1号封装车间实现的是两班制,每班八小时。

    李雪峰是新来的技术人员,长期白班。

    上午七点开始,下午四点半交接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

    可人们慢慢发觉,到了下午四点半钟,李雪峰他还没走,自己滞留在车间里。

    他的那辆永久牌二六吋自行车,一直孤寂地锁在车间外的一棵树下。

    有好事者暗中观察,发现他这时候一般都在封装车间专用的档案资料室里。

    他在认真阅读所有设备的出厂资料,故障修理记录等。

    苏联设备里的许多俄文说明书,都已译成中文,他阅读起来很方便。

    而从美国德州TI公司进来的设备资料,全版英文,除了一份简易操作说明书,有简单英译汉之外,其余的都没翻译。

    所以,许多厚实的原版资料都是一尘不染,没人翻动。

    李雪峰手边放着一本《科技英语词典》,他抽空准备把这些资料翻译过来。

    他现在是单身狗,下班之后还不是在寝室里看书、听读英语。

    在车间资料室里,既能熟悉新设备的各项指标和维修要素,又能够提高科技英语水平。

    最关键的是,方便日后工厂技术人员掌握这套设备的运行与维修。

    听唐工说,现在2号车间的封装设备,之所以没有正常运行,原因很简单:

    就是对设备使用很不熟悉,一旦操作失误设备出现故障,光诊断故障都得请国外厂商派人过来,更别说维修。

    那费用昂贵得要命哦。

    设备不熟悉的原因,当然是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等都没人翻译。

    就这样,李雪峰也没跟任何人说明的情况下,自己悄悄开展了这项工作。

    每天早上七点上班,差不多晚上九点才下班,回到寝室洗洗睡觉。

    他每天在封装车间里,一般要待上十三四个小时。

    为了翻译精确,他除了借助词典之外,有时候还穿着防护服,一条线路一颗按钮去核对其功能作用。

    有时还询问当班操作师傅。

    慢慢地,李雪峰默默无言地开展这项翻译工作,不久就在封装车间里传来。

    后来,这事上传到总工办,厂长办,书记室。

    开始时有人怀疑他的行为与动机,保卫科还悄悄盯梢、派人监控。

    后来发现人家是‘活雷锋’,纷纷前去关心、关怀。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entengniandai0daguojungongjueqi/read/97/21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