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说干就干。
第二天,李木槿一早去了镇上,她先是去王家绣铺接活儿,正好接到了一副大活儿,半年之内绣一副屏风,六十两银子。
她没犹豫接下了。
这相当于是一个月挣十两银子,还省了每个月来接绣活儿的工夫。
屏风挺大。
岑氏道:“木槿,我派人用马车送你吧?”
李木槿没拒绝:“多谢岑姐,不过我还要买些东西,待会儿过来拿屏风架和针线行吗?”
“没问题。”
“……”
寒暄了两句,她离开了王家绣铺。
先回了宅子,推着独轮车去了一趟钱家粮铺,花了九百六十文,买了两石粮食。
是的。
还是钱家绣铺。
她有点儿强迫症,必须一家买够四百八十斤才舒服。
放好。
她还没返回王家绣铺。
今天来,除了买粮食,最重要的一件事儿,便是买挖地窖的工具。
两把锄头、一捆结实的麻绳。
麻绳随便都有卖,一捆上百米长的,也就一百文钱;锄头是铁器,在官府专营的铁器铺里买的,两把锄头花了五两银子。
果然,垄断是最赚钱的。
买完。
她又去肉摊买了两斤五花肉,原本想多买点儿,可用钱的地方多,没舍得。
……
红柿村。
马车停在门口。
驾车的是王家绣铺的小二,对她很客气:“李娘子,你看还有东西落下没有?”
李木槿笑着摇头:“没了。”
“行,那我就回了。”
“一路平安。”
家里只有王氏一个人,李当归忙着带长工翻地、播下一季的水稻种子;赵氏去挖野菜、割猪草和喂牛羊的草料。
王氏照顾两个孩子,抽不出空,站在堂屋:“回来了。”
李木槿用屏风挡住视线:“嗯,接了个活儿,娘,我先将东西放我屋里。”
“嗯,去吧。”
李木槿快步离开她的视线。
关上门。
先将屏风丢在角落,然后,放下背篓,拿出锄头和麻绳,左右看了看,最后藏在了床底下。
拍了拍身上的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