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王号(二)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个长远功夫,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防着突厥人北归或者就地叛乱。

    说的差不多了,薛万均也有自己的建议,如今府兵人家农闲时操练也已恢复了隋时旧制,兵器铠甲也在发放之中。

    可军府辖地还没有确定,也就是说,军府制在李破这里上下脱节了,卫府将军们都有实实在在的兵权,募兵操练等事又归了总管府,于是他们对地方府兵如何如何也就失去了兴趣,竟然没有一个人就此事发声。

    薛万均的意思是,府兵军籍彻底归于中央,之后由总管府责令各个卫府派人去地方操练府兵,总管府派人行使督察之权。

    一旦有事,则以军籍为准征发府兵,归于卫府将军节制。

    李破稍一琢磨,就觉着并不不可,府兵制的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中央集权,防止将领运用个人威望而行割据之事。

    好处显而易见,他确实在保证军队战斗力的同时,又能抑制将领们的野心和实力,有名有姓的将领都在中枢任职,地方上那些人自然而然也就不敢太过放肆。

    至于弊端嘛,看看现在这世道就能明白,府兵制一旦崩坏的结果了。

    薛万均的提议,是在府兵制的基础之上,继续剥夺将领们的权力,李破之所以觉得可行,不在于此,而在于这种微调不至于激起将领们的反感。

    薛万均聪明的将练兵的权力分给了卫府,却将本应存于各个卫府的府兵军籍拿过来了,也就是说,将错就错,反正如今卫府辖地不明,索性再动些手脚,继续加紧控制卫府兵员。

    虽说李破觉着这个想法不错,可他没有立即决定下来,涉及到卫府核心的事情,已经算是大事了,仓促做出判断,太过草率。

    对于薛万均,李破也很满意,用心做事的人,他也向来很是赞赏,能说出这样的建议,说明薛万均很有些远见,这人的缺点只有一个,不够心狠手辣,掌管军律刑责就不合适了。

    这会儿李破自然不会对此苛责于薛万均,反而觉得出兵幽州一趟,捡的便宜可真就不少,除了人口兵员之外,以温彦博为首的幽州降人,很是有些人才呢。

    轮到陈孝意的时候,说的东西就很是庞杂了。

    北边突厥王庭回去祖地了,以后继续和突厥人交好,还是来个不闻不问,都有着利弊存在。

    陈孝意认为,和突厥人保持现状最好,走的太近,之前就有让这边儿出兵剿灭榆林悍匪郭子和的事情,之后会不会再让去攻打窦建德,李渊等人?若和这边儿策略相悖,听还是不听?

    不想做突厥人的刀箭,那就得离着远些,可离的太远也不成,突厥人脑子一热,记起当初结下的血仇来,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所以说,这需要非常灵活的外交策略,陈孝意建议,借着与突厥联姻之便,让代州行军总管宇文歆亲自去一趟突厥王庭,交好一些突厥权贵,为将来做好打算。

    在这事儿上李破其实已经有了决定,要拖一阵儿再派人北上,既然陈孝意提议了宇文歆,那人选就是宇文歆了。

    稍稍示意,陈孝意立即就聪明的转开了话题,说起了人事任免上的事情,近来晋阳这里的官员们举荐的人越来越多,陈孝意觉着有些不妥。

    所以他提议将代州的一些老人儿召回来,当然,他说的不会这么直接,只是说代州诸人劳苦功高,叙功之时却往往居于人后。

    久之,岂不令人心寒?不若以功叙职,另行任用。

    这又和李破想到一处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雄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eixiong/read/97/223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