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失利 (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数日之后,李破在高处,见证了隋军北征第一>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成规模的大型战役,也同样好像是上天给他人生中,上的非常重要的一课。
  
      这一战当中的经验和教训,让他在之后的日子里,受益无穷。
  
      在这一战落幕之后,他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勇猛的将领,彪悍的士卒,甚或是严明的军律,完备的武装,得当的战略战术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但。。。。。。决不能将背后,毫无保留的交给门阀子弟。。。。。。。
  
      这就是他在辽水之战中,总结出来的最为重要的一条,甚至可以说,独属于他的战争哲理。
  
      大业八年三月,隋帝杨广率军抵达辽水西岸。
  
      随即,命工部尚书宇文恺造浮桥三座,以渡辽水。
  
      这位工部尚书宇文恺的家世就不用说了,姓宇文的,自然是出于关西大阀宇文氏,而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
  
      因为他的父亲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的宇文贵,他的兄长,并不比他的父亲稍差,乃上柱国大将军宇文忻。
  
      所以,其家之显赫,也就不用多说了。
  
      而宇文恺并非以武功见长,他的主业,是在各式各样的工程上。
  
      他是开皇年间,最为重要的工匠头目。
  
      从北周末年,一直到大业年间,各式工程,都跟他脱不了干系,他建设过新长安,也就是当年的大兴城,修过长城,驰道,大运河的开凿,新建的洛阳城,都是他督造完工。
  
      这无疑是有隋一朝的大工程师,什么鲁班之类的工匠,在他面前,都是小儿科。
  
      但在大业八年,搭建辽水浮桥上,他却栽了个大跟头。
  
      没办法,跟了杨广这么个皇帝,是他的幸运,能让他尽展其才,总是无虞人力缺失之患,这在工程师而言,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但不幸之处同样在于,跟了这么一位比较随性的皇帝。
  
      皇帝一句话,他这位工部尚书,就不知要掉多少头发,又要经历多少个不眠之夜。
  
      而在大军环绕,众目睽睽之下,伐木取材,勘探地理,水势,命令并不熟悉工程建造的军士,在敌人就在对岸虎视眈眈的情形之下,迅速搭建浮桥。
  
      于是,并不太熟悉战争的宇文恺,终于掉坑里了。
  
      浮桥搭建的很快,这与人力庞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然,这同样和宇文恺知识的渊博,有着莫大的干连。
  
      大业年间,一系列的工程,也让隋帝杨广身边,并不缺少工程大家,在大家齐心合力之下,浮桥开始搭建的很顺利。
  
      但别忘了,这正处于战争当中,如果对岸没有高句丽大军的话,浮桥也许很快就能让大军顺利的通过辽水。
  
      不过,那是空想而已,后来人都说,宇文恺计算失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雄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eixiong/read/97/223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