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十二岁 (1/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培养太子,真的是一件十分让人没法放心的事。

    尤其是像赵昕这样的穿越者,要想培养出一位合格的、满自己心意的,那就更难了。

    不过好在,赵昕一个是还年轻,今年也才不过三十二岁。

    第二个,则是他为人还算是比较地包容,也豁达。

    不像是历史上的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非得自己的儿子跟自己一样厉害才行。

    因此……

    对这太子的培养,也是走一步,是一步。

    跟赵哲讨论完了,该如何跟对方的太子妃耶律撒葛只相处后。

    接下来……

    赵昕又让人把赵哲给带到了市井。

    写字条跟赵哲说:“你爹爹我三岁的时候,就把开封府的所有东西的物价全都认了一遍。”

    “不管是开封城最顶级的酒楼矾楼,还是夜市里最便宜的,用别人不要的猪羊的内脏所做出来的夜宵。”

    “我都知道他们的物价。”

    “认这个有什么用?”

    “一个,这样就不容易被手底下的人给蒙蔽。”

    “你可知,一只螃蟹在广东的海边,可能只值几文钱,而到了开封府,一只就要一千文。”

    “而这个一千文,可能还是去采购的人,从中捞了不少的油水。”

    “你要学治国,你就要明白这天下所有东西的价值。”

    “就好比,这月辽国春州上奏疏说,粟米每斗价值七钱。”

    “那对比开封城如何?对比河北又如何?”

    “开封城的栗米价格,往往可以说是春州的十倍。”

    “而河北由于年年灾祸,百姓极少有余粮,因此又往往比开封城还要高。”

    “有的官员为了政绩,说不定也会谎报丰收,说自己这地每斗不到六文钱。”

    “然而……你若是知道这些,便可以在心中明白,对方其实就是在胡扯。”

    “当然,这些不靠谱的上奏,若是朝中有正直的官员,如司马光这样的,他一定会站出来立刻质疑。”

    “怕就怕,朝中都是秦朝的赵高那样的指鹿为马的人,那样你就永远也不知道,这事情的真相。”

    “了解物价的第二个作用,有助于你了解百姓的日子过得如何。”

    “比如说,一般大宋的普通百姓,每月的收入,仅有两三千钱。”

    “若是米价一斗七十文,一个五口之家,光是买米,就需要至少一千多到两千钱,才能填饱肚子。”

    “事实上,若是按照这个米价,很多百姓也不过是勉强能够填饱肚子而已。”

    “有的还要买菜、买油、买盐,逢年过节,还得置办衣物,所剩的一千钱,平均每个人下来,一个月仅有二百文,一年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四百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eisong0congsongrenzongdeerzikaishi/read/97/39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