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年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但很快便有人道:“可也不用迁得这么近吧,万一要是让辽国给打过来,那岂不是一国的人才,包括国主,都有可能被抓了?”

    说这话的人,是刚刚守孝回来的苏轼。

    欧阳修是欣赏这文章写得还行的年轻人的,但太子殿下给他下了命令,让他好好地控制舆论,尽可能地让大部分人都能理解这一决定。

    那欧阳修也只好是硬着头皮上了。

    解释道:“难道我们曾经的开封府,就离辽国不近吗?辽国军队曾经须臾数日,便可直达开封城下。”

    苏轼便道:“可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要避免再发生这样的事。”

    欧阳修便道:“那你以为,迁都哪里好?”

    有人便道:“为何不能不迁都?”

    欧阳修道:“这不迁都,我看怕是不行。”

    对方便问道:“为何?”

    欧阳修解释道:“这东京城,虽说位居天下中心,水陆便利,可是,它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方问道:“什么很大的问题?”

    欧阳修于是道:“如果开封仍然作为都城,那幽州怎么办?”

    对方一脸不解。

    欧阳修便道:“别忘了,当年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也是从幽州,从北方起兵的。安禄山,当初就是幽州节度使,又称范阳节度使。”

    “若是仍以开封作为都城,都城原本就需要至少二三十万的守军,如今西北,有守军十多万,河东地区,有守军接近十万,河北有十万,那么幽州,你们以为需要多少?”

    “我们本来就冗兵了,天下税赋,五分之四,都得拿来养兵,而幽州,又是北方防御戎狄的重中之重,再怎么样,都至少需要二三十万。”

    “那你们以为,开封要不要还要再增加二三十万,以使得,我朝中央军可以对边军内外相制?”

    所有人一听这个,也顿时都知道这是一笔天文数字。

    欧阳修便道:“因此……迁都,这恰恰是太子殿下体恤天下之举。”

    有人又道:“可幽州粮食转运也不便啊。能像开封这样,养活一个都城的人?”

    欧阳修便道:“你能想到的,太子殿下难道能想不到?你或许没有到过河北,河北的铁路,如今正以每年至少六十里的速度在修建,而且接下来随着铁矿的开采越来越多,可能还会更快。从开封府到幽州,最多不过一千二百里而已。最慢二十年之内,最快可能十年之内,铁路便可开通。到时候……朝廷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源源不断地把粮食都转运到幽州去。”

    “事实上,我们都只能看到眼前,而太子殿下,早已把他的目光放到了十年,二十年以后。”

    “你我目光的远瞻性,跟太子殿下根本没法比。”

    “我问你,你可知太子殿下手底下有一个科学院?”

    对方连听都没听说过。

    欧阳修便道:“所以说,你连这个都不知道。”

    只见欧阳修对着对方摇了摇头,一脸可惜的样子,也是把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eisong0congsongrenzongdeerzikaishi/read/97/39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