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速发展 (4/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你得看这些粮食都放在谁的手里,以及,有没有人去把这些粮食,都给运出来。

    如果能够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即便是粮食产量,还是原来的那个产量,但是能养活的人,却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而随着这些年,他的持续经营。

    这从江南到河北的粮食转运,放贷,已经变成了一条十分完整的产业链。

    百姓完全不需要千里去服徭役。

    甚至……

    百姓还可以通过帮赵昕转运粮食,从而获得可以补贴家用的收入。

    可以说一点都不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

    至于你说对赵昕来说赚不赚钱。

    这种事情就不用去考虑了。

    毕竟……

    相比起赚钱来说,给磁州、邢州的工业发展,以及赵昕的北伐提供充足的粮草,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昕甚至都有考虑海运。

    主要是幽州城离山海关还是太远了。

    当然,山海关那边其实也能种地。

    接下来……

    可以弄一些蒸汽机车过去,自己屯田。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由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过去像是民饥寒死,道路甚众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

    从前,一旦发生了什么灾害,百姓就只能是留在原地等官府去赈济,或者是一旦官府赈济不及时,那自己也就只能是待在原地等死。

    而现如今,随着这么多年的习惯延续下来,百姓一旦发现自己快活不下去了。

    立马就知道,接下来要去挖煤、挖矿,以及修路,可以补贴家用了。

    而像是磁州、邢州这边,也是来者不拒。

    只要你肯干活,愿意干活,我就给你发米、发盐。

    吃可能算不上有多好,干活也很累,但却绝对能保命。

    今年粮食失收了,先去打工。

    等明年再种。

    这也已经是河北百姓逐渐养成的习惯了。

    而这一年……

    像范仲淹、庞籍、韩琦等人,也上疏,考虑到他们现如今,疆域变大了,要防守的地方也变多了。

    但是,如果增加军队的数量的话,又会进一步地增加军费的开支。

    不如效仿唐时的泽潞留后李抱真,在户籍中挑选壮丁,每三户中选一户,农闲时就分组进行射箭比赛,每年年底进行一次总的考核,以此来进行奖惩。

    三年后,所有人都擅长射箭,然后整个地区,便也跟着可以选拔出两万名精兵了。

    只要到时候再给他们一个将帅去带领,则可以很好地作战、守土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eisong0congsongrenzongdeerzikaishi/read/97/39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