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青苗钱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赵昕便道:“怎么说?”

    王安石回道:“农民肯定还不上,那不就低价贱卖自己的儿女,而放贷之人,再自己拿来当仆人,或者是高价转手卖出去。”

    赵昕问道:“这样的情况,在大宋很常见?”

    王安石便回道:“可以说遍地都是。也有的能还的上的,只是,最多也就是勉强度日而已。”

    “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给人当佃农,而且,有的当了佃农,还继续逃跑的。”

    赵昕便道:“那你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王安石道:“殿下是问替殿下解决问题,还是替百姓解决问题。”

    赵昕便道:“如果既能帮我解决问题,又能帮百姓解决问题,那就最好了。”

    王安石便道:“那殿下可以尝试一下青苗钱。”

    赵昕:“何为青苗钱?”

    王安石便粗略地给赵昕说了说。

    说白了!

    青苗钱就是放贷。

    而且这放贷,既然民间放得,那他赵昕,自然也放得!

    只不过……

    赵昕也是问道:“我记得你此前说过,很多百姓都还不上?”

    王安石也是道:“是这样。”

    赵昕便道:“那这如何赚钱?你该不会是想让我也弄得人家百姓家破人亡吧?那可做不得。”

    王安石也是回道:“赔不了,臣说的很多百姓都还不上,只是利息高的时候,而殿下可以把利息再调得低一点。比如说只收别人一半。”

    赵昕也是问道:“一半是多少?”

    王安石便道:“若是本钱是十贯,那到期,能收两贯,一共十二贯。臣考察过豫王殿下您的封地,您封地的百姓,应该能有不少的粮食剩下来,如果都能拿去周边进行放贷的话……”

    赵昕便道:“你估计能赚多少钱?”

    王安石便道:“几十万贯不好说,不过,十万贯,怕是应该能有。只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这些粮食能够无消耗地运到别的地方去。”

    “如果算上路上的损耗的话……估计最终只能赚个几万贯吧。”

    额……

    不过几万贯,也不少了。

    只是……

    你这损耗也损耗得太多了吧!

    想想也对!

    许昌、南阳本地肯定是不太缺粮食的。

    因为这里的人的地都很多。

    可怎么把这些粮食运出去放贷,然后又回来,这就是一个难题了。

    赵昕也是道:“可若像是给河北地区放贷,这估计怕是连本都收不回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eisong0congsongrenzongdeerzikaishi/read/97/39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