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三年种田,五年南下 (3/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前两条计策的成效并不突出,但是执行速度还是较快。

    第三条计策是在于恢复农业生产。

    重新统计丈量各地的耕地,而后进行授田,授田的规模比齐国时许多了许多实际上,新收复地区的百姓们,对授田不陌生,甚至还有些小抵触,毕竟先前的授田历历在目,但是没办法,战后大量的耕地失去了主人,又有大量的百姓没有耕地,若是官府不及时出面进行授予,那危害就太大了。

    只能是慢慢让那些人相信汉不是周了。

    而在授田的同时,还有其余的辅农之事,包括官方推广农书,这件事高先前就在办,如今推广的范围更大了,而后就是推广新农具,新灌溉技术,新耕作技术等等。

    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像大面积的开垦之类明显不符合当下的情况,农策同样也是偏向轻,官府所承担的仅仅是授田,其他的不做太多干涉。

    第四条是税赋上的问题。

    农税不必多说,关中巴蜀等地被破坏成这个模样,若是还跟他们要大额农税,只怕百姓们都得跑到山上去了。

    战损最严重的地区是要免税的,部分地区甚至可能得免税十年以上,战后恢复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快。

    其余那些不是很严重的地方,也有相应的免税时期,

    除此之外,对商税和车船税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第五条是关于律法。

    先前汉国的律法偏重,管束严格,律法所禁的范围庞大,比齐国时还要广,故而也常常被人垢病。

    毕竟那时北方未定,妖魔遍地,不重法难以治,但是现在的环境又有变化。

    高认为,如今可以略微松一松了,例如游荡罪这类的,该除的就除,该减的就减,同时再次下令废除国内各地残忍的肉刑,例如像挖膝盖,鼻子等等。

    第六条是关于昭玄寺。

    昭玄寺是魏国所设定的管理僧侣寺庙的机构,齐国沿用。

    宇文邕跟刘桃子一样,都是反对寺庙占据大量耕地,招纳佃户的,高认为理当对昭玄寺进行改制,让其成为朝廷治一切道,佛等事务的机构,无论是刘桃子还是宇文邕的灭佛,都并非是将僧人全部杀掉,他们俩灭的不是佛,也不是僧,是那些挖空国家,中饱私囊的蛀虫。

    高觉得,适当的管理,设立严明的规定,比一味的打杀更有效果。

    否则,这股势力势必还会再起,设立相应的制度才是真的。

    第七条是关于货币方面。

    统一货币,发行适用且好用的货币,同时慎重的处理原先不同的货币,尤其是要重视新货币的质量,免得直接崩盘。

    这些政令下达之后,各地的官员们大概也就知道了朝廷那边的想法。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有大臣上奏,认为当下陈国还不曾灭亡,现在就开始搞这一套是不是过早了?

    祖斑将此人叫来,痛斥了一顿,贬其官。

    而后就没有人敢质疑了,大家都按着庙堂的想法来,原先还是汉国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齐怪谈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eiqiguaitan/read/97/52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