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成效也在降低。
袁宪清了清嗓子,认真的说道:、「汉国使者前来,是为了大事,诸位都不可对其无礼。」
「我迎接主使,诸位迎接其余众人,这件事关系到陈国往后之命脉,万万不可骄横!不可怠慢!」
「另外,也不要被他们所轻视。」
袁宪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还得给这些负责迎接的官员们讲述这些最基础的东西。
众人都听的较为认真。
他们在这里又等候了许久,汉国的船只终于出现在了远处。
汉国这C55
手则都是阵国的护卫舰来跟随。
看到汉国那艘破破烂烂的金翅舰,又看到其周围的那些高大坚固的陈国战舰,岸上的官员们面有喜色。
我们赢!
袁宪领着左右往前走了几步,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
大船停靠,使者们很快就走了出来。
带头的有两个人。
主使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发色灰白,神色憔悴,而副使要年轻许多,
身强力壮,武夫模样。
双方行礼相见。
「魏公。
袁宪低头行礼,对方在到来之前,就曾发过书信,告知了使者的人员名单,这带头的使者,正是汉国大臣魏收,而副使,是陈国的老熟人了,过去曾代替齐国出使过陈国的高道豁,除了他们,还有一十七人随从,各个都是不凡的人物。
魏收回了个礼。
他因为先前的铁官案受了刑,考虑到他年纪太大,没有让他真的去矿场千苦力,只是罢免为白身。
这老头向来是个闲不住的,家里人都劝他待在家里写书研究学问,就别再往庙堂凑了,可他就是不听。
在家里的时候,老魏头搞了大量的创作,研究前魏和前齐的各项制度,
针对过去的太学和如今的学室,写了几篇学室里供给学子们学习的纲要,又将这些上表给庙堂,而后,他又拿出了自己的藏书,无偿的送给庙堂,觉得可以抄写分发,以助天下求学之士。
魏收如此迫切的再三表达自己的想法,正好汉国与陈国准备议和,刘桃子就安排魏收来负责这件事。
这是对魏收才能以及道德上的双重考验。
看到这些使者们,陈人看了片刻,忽有些失望,这些人怎么穿的跟齐人一样?不像是胡人啊?
袁宪热情的跟魏收寒喧起来,又对周围的人说道:
「诸位,这是魏公!!编写了《魏书》的大贤,真正的北地大家!」
「当初济阴的温子升、河间的邢子才,以及魏公三人,被称为‘北地三才子’,这是有高贤到我国内啊!」
袁宪这么一解释,众人大惊失色,其中还真的就有人知道他。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