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不择手段 (6/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军府直接听命‘皇帝’。

    这些军府都要在当地招募士卒,编入军户,却不跟当地的刺史府有什么牵连。

    大齐这边的刺史们往往都会挂上将军号。

    刺史挂了将军号才能兵政全抓,而军府制下,这二者就是分开的。

    军府的事情,需要天大的投入,想要正式操练好十军,或许要很长很长的时日。

    比起军府的事情,科举的事情就要好办许多了,经验和先例实在是太多,而且耗费也没有那么的庞大。

    祖珽想要效仿南国和北国的体系,两者都有考核,不同的是南国没有身份要求,北国还需要举荐,中正举荐优秀的人才参与考试,北朝就像是中正制与科举的结合品。

    祖珽则是在向南国看齐的同时,应用些北地的特色。

    各地的中正考核都要改变,过去由中书、集书、考功郎三个部门的官员分别考核秀才、贡士、廉良,如今要设立全国统一的诸科,不再限制考生的出身,也不需举荐,且对参与的人数也不做限制,而是采取选拔的方式,通过前几个宣布的人才能参与最后的考核。

    大将军府和行台再次开始忙碌了起来,这次,最开心的还是那些将军们,出现了十个空缺,将军们几乎都能上位了,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而科举的事情,则是让那些心怀抱负的底层士子们极为开心,过去只有得到举荐的人才能参与正式考核,考上了就当官。

    如今经过修改,大家都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举荐和直接参与最终考试的说法了,都要先选拔,分别参与多次考核,而后确定名次与授官。

    ps:献祭一本老友的新书《导演人生》,文娱类型的有喜欢这个类型的可以去看看。

本章完

北齐怪谈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eiqiguaitan/read/97/52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