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月考:国文试卷、史地综合试卷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r />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与基础知识(30分)】

    1. 填空题(10分):

    (1) “四书”指《大学》、《中庸》、《______》、《孟子》。

    (2) 《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______。

    (3)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有韩愈、柳宗元,宋代有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______。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

    (5)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

    这些属于基础记忆题。他笔尖流畅,迅速填下“论语”、“司马迁”、“曾巩”、“离骚”、“诗经”。

    郝楠仁的现代知识储备与原主残存记忆融合,应对自如。

    2. 名词解释(10分):

    (1) 赋比兴

    (2) 乐府诗

    林怀安略作思考,用简洁语言概括:“赋”直陈其事,“比”借物喻意,“兴”触景生情。乐府诗源于汉代音乐机构,风格质朴,反映现实。要点清晰,言简意赅。

    3. 文言短句翻译(10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林怀安准确译出:“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精准把握了“罔”“殆”的含义。

    【第二部分:文言文译释与鉴赏(30分)】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要求:1. 翻译全文;2. 阐释孟子此喻的核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翻译环节,他力求信、达、雅,尤其注意“得兼”、“舍生取义”等关键短语的准确表达,译文流畅而富有文气。

    阐释思想时,他紧扣 “义利之辨”和 “价值抉择”的孟子心学核心,并巧妙联系当下艰危时局:

    “当此家国危难、强邻环伺之际,孟子‘舍生取义’之精神,尤应为吾辈青年所深植于心,秉持于行。

    读书求学,非仅为个人之前程温饱,更当以民族大义、国家存亡为最高依归。”

    这既展现了理解的深度,又自然流露了爱国情怀,符合主流价值观,容易赢得阅卷先生好感。

    【第三部分:作文(70分)】

    题目:论“文以载道”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eipingfenghuocuiqingchun0gangtieshiyan/read/97/4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