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茫清楚地记得,他和李国柱、王凯相约会合在泰山。
但是当时他并不知道,在青州大地上还有段龛这一势力,现在他知道了,为了规避段龛的鲜卑骑兵。
他也只能先行躲进泰山,至少泰山的险要,可以帮助他免受鲜卑骑兵的攻击。
刘茫准备这一路上靠着打猎、啃树皮、吃野菜来充饥,也经受一下长征时的艰苦。
于是,在百姓和士兵饱饱地吃完了一顿后,开始了他们的迁徙。
他们将近五万人,马匹也有三千多匹,马车也不少,于是,便用马车拉着伤兵、老人和孩子,其他人则徒步前进。
这一路上,他们像进入了无人区一样,到处可以见到露在野外的白骨。
他们在这样的平原上开始狂奔,在没有任何人骚扰的情况下,很快便穿过了无人区,到达了济水。
刘茫也早做了安排,他用一百辆马车从黄河边拉来了许多小船,渡济水的时候正好可以用上。
济水没有黄河宽,也没有黄河的水流急,在没有任何骚扰的情况下,很容易便能渡过。
渡过济水之后,他们便进入了济南地界。
刘茫没有盲目地行走,而是先派出了侦察兵,在得到情报后,再开始行动。
大部队还在济水边歇息,他们饿了就开始在河边捕鱼,抓贝壳,有的则挖螃蟹,这些河水中的生物,只要能吃的,他们都吃。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一个暗哨的士兵突然传来了消息,一支军队正向这边赶来。
刘茫急忙留下一部分人保护百姓,自己则亲自带了五百士兵,远远地出迎。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河边,除了一片能掩护的小树林之外,其他都是平原。
刘茫让民众远远地退到河边,他带着那五百士兵,则守卫在树林边,等候着那支军队的到来。
那是一支骑兵部队,他们身上都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口中兀自叫着让人听不懂的话语,头上剔着奇怪的发型,正以极快的速度向济水边驶来。
刘茫远远地看着那些骑兵,见他们和昨天在黄河边屠杀百姓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心中便来了怒火。
他见那支骑兵只有少数的几百人,给他的第一印象便是野蛮,纯正的野蛮。
他见过燕军的骑兵,燕兵都是训练有素,穿着统一,有着严明纪律的骑兵军团。
但是见到这一支鲜卑部队的骑兵,他却发现这就是一伙强盗。
刘茫带着身后的五百名士兵,他们手中都持着盾牌,握着长戟,开始出现在树林的边缘,为的是吸引那伙骑兵的进攻。
这片树林正好挡住了那支骑兵前进的道路,要想到济水边,就必须经过这片林子。
那几百个鲜卑的骑兵,很快便冲了过来,他们手中握着长弓,身上系着箭囊,还没有靠近,便已经射出了手中的弓箭,同时叽里咕噜地叫喊着。
刘茫经过了好几场战斗,对于乞活军战法也已经有所了解,当即便大声喊道:“退!”
露出在树林外面的一百多乞活军士兵逐渐退入了树林里,那些鲜卑的骑兵一直叫喊着,用他们手中的弓箭,不断地向树林中射了进去。
只这么一小会,他们便冲到了树林边,停在了那里,可手中的弓箭却没有停下。
刘茫和树林里的士兵守卫严密,没有一个人受伤。
刘茫见那些骑兵只射了一小会,便向两边分开,他便让黄大带着一百人去左边迎击,让黄二带着一百人到右边迎击,他自己带着三百人正面冲出了树林。
刘茫没有看出来那些骑兵有什么头领,更没有看出来他们有什么战法,他们一见有人冲出来,便策马后退,依靠马匹的机动力,迅速的后撤。
此时,那些骑兵围成了一个圆圈,一边射箭,一边向后撤。
不大一会儿,他们没有和刘茫等人交战,便纷纷撤走了。
黄大看着这拨鲜卑骑兵退却了,便拉到了刘茫的身边,很是疑惑的问道:“将军,他们这是什么意思?既然来了,又不打,随便放了几通箭就跑了,可真他奶奶的憋屈。”
刘茫见这拨骑兵完全是强盗土匪的打法,没有一点章法可循。
“这些鲜卑骑兵一溜烟冲了过来,本来是想抢夺财物,谁知道遇到了抵御,他们乱放一通箭,放完之后便又迅速撤退,来无影去无踪。又或是故意如此,为了试探虚实?”刘茫心中细细地想着,却也无法弄清楚他们的来意。
刘茫心中隐隐感觉到了有点不对劲,便大声说道:“这些胡虏应该没有那么简单,很可能是来试探虚实的,咱们留在树林里,好好地守着。黄大,你带几十个人,去把那些弓箭拿来,咱们这回能用上派场了。”
黄大应了一声,便对身边的士兵大声喊道:“兄弟们,来几十个喘气的,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