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灵秀本来很期待的目光,突然变得凶狠起来,似乎要将刘茫生吃了一样。
刘茫只是嘿嘿笑了两声,便不再理会,他将慕容灵秀抱在了火风的背上,然后自己也骑着了火风的背上。
将慕容灵秀牢牢地抱在自己的怀里,生怕她会逃脱了自己的控制。
尽管慕容灵秀十分的不情愿,却也无能为力,她现在毕竟还是个俘虏,全身受制于人。
刘茫和慕容灵秀同乘一匹马,手臂穿过了慕容灵秀的腰间,光着的手臂能感受到慕容灵秀腰部的纤细,心中也是开心不已。
刘茫双手拽着马缰,将另外一匹战马的马缰给绑在了火风的马鞍下面,大喝一声,便朝南城门而去。
南城门是虚掩着的,刘茫骑着火风,一溜烟便冲了出去。
他刚一冲出去,便看见了一队燕军的骑兵从另外一个城门的角落里转了出来。
那燕军的骑兵用鲜卑话叽里咕噜地喊了一声,之后,刘茫便听到了背后传来的阵阵的马蹄声。
他回过头看时,那批燕军的骑兵已经被他撇开了好远,但是却始终跟随着他。
从高唐城一路向南,大概四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渡口,那个是黄河的古渡口,叫做风陵渡。
刘茫一路上挟持着慕容灵秀,追出了七八里地,便追上了黄大他们。
于是,便一起同行,还放慢了前行的速度。
因为在他们的后面有五百燕军的骑兵远远地跟着,他们不能太过着急,只要到了风陵渡,便可以渡过黄河了。
黄大和刘茫并马走着,不时回头张望着那队燕军的骑兵,然后对刘茫说道:“将军,既然我们已经脱险了,又换来了粮食和马匹,这个郡主我看不放也罢。依我看,不如将军把她娶了吧。”
慕容灵秀使劲地摇头,眼睛里冒出了恨恨的凶光,一直紧紧地瞪着黄大。
刘茫呵呵笑了两声,然后摇了摇头,说道:“大黄,你说的我不是没有想过。不过,我们既然收了慕容霸的粮食和马匹,咱们就一定要把她放回去。“
”现在郡主虽然在咱们手里,可她是个烫手山芋,我们只求安全渡过黄河,我可不希望这样一直被燕狗追着。”
黄大回头看了看后面的燕军骑兵,十分不乐意地说道:“将军,这些燕狗,跟鬼魂一样,一直跟着我们,要不要我们来个伏击?”
“伏击?不用,他们不敢靠近,是我专门让他们跟着的,如果不这样的话,慕容霸也不会轻易放我们走。”刘茫解释道。
黄大不再说话,策马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嗯!嗯!唔!”
慕容灵秀使劲地发出了这种声音,似乎很想说话。
刘茫嘿嘿笑了两声,然后道:“郡主,再委屈你一下,等到了黄河边我就放了你,你也可以彻底地自由了。”
一行人继续前行,在他们身后则远远地跟着一支燕军的骑兵,一支保持着那种距离。
约莫半个时辰,他们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从另外两条大路上陆陆续续走来了许多百姓。
那些百姓的脸上都显得很是疲惫,带着随身的包袱,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搀扶着老人。
刘茫此时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看到了一条宽阔的大路,路上挤满了从另外两条路上走来的百姓。
这些都是流民,向南逃难的流民,也是刘茫一早便预料到的,这些成千上万的流民把道路堵的水泄不通。
陌生的道路上,堵满了这些无归宿的民众。他们是流民,为了逃避战乱而被迫南迁的百姓。
日光下面,他们拖着沉重的影子,结群,四六为伴,缓缓地行走在大路上。
骨瘦如柴的老人,抱着刚满月的婴儿,身边还跟随着年龄不一的孩子。
年迈沧桑的脸上,显出了许多无奈,他们只能静静的,孤寂的,向前行走着。
衣衫褴褛的百姓中,很少能看见青壮的汉子,他们这些人中多的是老人、孩子和女人。
满染征尘的服装,一张一张兜着阴影的脸皮,他们如同没了灵魂的躯体,眼睛里看不到一丝的希望。
刘茫和他的部下停靠在了那里,望着这如同潮水一般不断向前涌的流民,他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刘茫回头看了一下燕军的骑兵,他们也远远地停靠在了后面的路上。
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淡淡地说道:“这会儿刘三应该已经到黄河边了,我让他收留流民,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三条大路上之间,都是一片茂盛的树林,他们互相被阻挡着,看不到彼此路边的样子,也只有到了这十字路口才能清晰地看到另外两条路上的拥堵。
“将军,这样下去,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渡口啊?”黄大看到这种情况,也很揪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