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四抬起了手中拄着的长戟,用长戟的尾部朝黄大的身上挥打了一下,用沙哑且微弱的声音说道:“你他娘的还欠老子一份粮食呢,老子为什么就不能过来找你要?”
刘茫走了上去,一只手搭在了李老四的肩膀上,另一只手搭在了黄大的肩膀上,然后同时在他们两人的肩膀上轻轻地拍了一下。
“呵呵,你们又活跃了。看见你们还和以前一样,我的心里也很是欣慰,从此以后,我们兄弟齐心,一起忍下去,为陛下报仇!”刘茫见黄大的情绪有所好转,他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十分开心地说道。
黄大望着刘茫,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他伸出一只手,紧紧地抓住了刘茫的手,那种力道,便是信任。
李老四拄着长戟,向刘茫身边走了一步,然后扶着刘茫,举起那根长戟,朝黄大的腿上打了一下。
黄大见李老四又打了他一下,原先的脾气立刻就上来了,大声说道:“李老四!你他娘的到底要干什么?”
李老四嘿嘿一笑,脸上的刀疤皱了起来,显得十分的狰狞,继续用他那沙哑的声音说道:“怎么?打你一下会死啊?谁让你他娘的欠我的粮食来着,你到底什么时候还?”
其他人一听到这里,都哈哈地笑了起来,然后开始互相议论着。
不一会儿,原本寂静的乞活军又重新恢复了热闹,远离了刚才那死气沉沉的样子。
刘茫的心中满是欢喜,对于他来说,这支残兵,是他所依偎的,也是他的根本。
这支残兵是跟他一路走过来的,虽然只有这么短暂的几天时间,却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战友之间的情谊。
刘茫也笑了笑,看着黄大、黄二、李老四、刘三等人笑了,他也跟着笑了,开始所担心的事情在此刻化为了乌有。
“将军!”
刘茫的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他转过了身子,看到了李国柱,见李国柱的脸上挂着一丝哀愁,便问道:“李都尉,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李国柱点了点头,轻轻地说道:“将军,我确实找你有事,我想……”
刘茫见李国柱欲言又止,眼神打量了一下四周,猜测他有难言之隐,又或是觉得人多口杂没有直言。
于是,刘茫伸出手轻轻地拍打了一下李国柱的手臂,并且说道:“跟我来!”
李国柱跟着刘茫稍稍远离了一下刚才的地方,他见刘茫停在了那里,一转身,便用一种十分期待的眼光看着他。
李国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小声说道:“将军,我想就此拜别将军!”
刘茫听到李国柱要离开,突然想起了李国柱的家是在邺城的,他曾经给李国柱说过邺城即将面临的惨事,便急忙问道:“李都尉,你是不是在担心你的家人?”
“嗯,我听将军给我说过那件事后,我心里总是不能安静下来,怕万一真如将军所说,那我的家人岂不是都要遭受到此厄运了吗?“
”所以,我思来想去,才决定暂时离开将军,回到邺城,动员我的家人、族人和一些百姓,一起逃出邺城,尽早避难。”李国柱十分恳切地说道。
刘茫“嗯”了一声,当即说道:“我也正打算派人去邺城呢,希望能够解救一些百姓出来,让他们免于战火的侵扰。“
”现在你既然提出来了,我又怎么能够不答应呢?这样吧,我让王凯和你一起回去,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多带一些百姓出来,咱们就等于多救了一些人。”
李国柱脸上还是有点将信将疑,又问了一遍:“将军,你说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
刘茫皱了皱眉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你还在怀疑我说的话,不太相信。不过,我可以郑重其事地告诉你,这事情千真万确,就在几个月后。“
”如果现在不尽早从邺城里撤出来,到了真正发生那件事的时候,恐怕你想出来,都出不来了。”
李国柱听到这些,当即拱手道:“将军!我相信你!我这次回去,把宗族的人带出来,再多带一些百姓出来。可是,我与将军失散,又该在哪里汇合呢?”
刘茫想了想,他在想黄河南边是什么地方。对于古代的地理他并不是十分的熟悉,但是却可以推算出来,脑海中便浮现出了山东省。
刘茫想到了一个地方,一来可以躲避追兵,二来也可以暂时歇一下脚。于是,刘茫脱口而出:“泰山吧!我们在泰山汇合!”
李国柱点了点头,对刘茫说道:“将军!我想今夜便走,趁着夜色,可以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刘茫道:“嗯,那我这就去叫王凯来,让他和你一起回去。他是谏议大夫,在朝中应该有点影响力,希望他能说服更多的人一起出逃。”
李国柱道:“嗯,如此最好,有王大夫在,出进周围郡县,也方便一些。我这就去叫王大夫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