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听到刘茫的这一番话,深深地思索了一番,眼前突然豁然开朗,觉得刘茫的话中隐藏着更为深层的玄机。
“秦、汉、晋,都是汉人的天下,统一之后又能如何?不也是没有能阻止乱世的来临吗?结束乱世的根本不在于胡与汉,更不在于江山和帝王,而是在于百姓。”刘茫继续说道。
“百姓?刘兄的意思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猛的身体向前倾了一下,便急忙问道。
刘茫听到王猛说起民贵君的话,倒是很符合他心中所想的,便点了点头,缓缓地说道:“纵观历史,各朝各代,所依存的根本乃是百姓,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了,都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气象,谁又会愿意去经受乱世呢?”
王猛眉头一紧,淡淡地说道:“刘兄原来深研孔孟之道,难怪会有此番见地。只是,孟子的话虽然很有道理,若没有一个强权控制着,百姓岂不是乱成一团?”
刘茫觉得王猛话中的强权就是皇帝的中央集权制度,也就是封建社会的那一套,他比较反对封建社会的那一番帝王体系。
刘茫一心要让拉拢王猛,让王猛为自己所用,在他的心里,他若想在乱世生存,就必须拥有像王猛这样的人才。
“景略兄,我并非反对强权,要想在乱世拥有一席之地,从而结束乱世,强权和军队都是必要的。“
”如果没有强权和军队,只凭借着一张嘴去和胡虏辩论,只怕刚一张嘴,便会迎来胡虏无情的箭矢。“
”我的意思是,提倡法治,废除人治,施行三权分立。”刘茫缓缓地说了出来。
“三权分立?怎样的三权分立?”王猛头一次听说这样的话,他心中疑惑不解,便问了出来。
“三权分立,也叫三权分治。分权的目的在于避免独裁者的产生,皇帝以至地方官员均集立法、执法(行政)、司法三大权于一身,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刘茫郎朗地说道。
王猛听话之后,大吃一惊,用十分好奇的目光看着刘茫,他万万没有想到,刘茫能说出如此精辟的话。
在他心里,他一直以为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对于刘茫的如此颠覆的说法,吃惊之下又细细品味,觉得刘茫说的也确实在理。
暴君和昏君的出现,就是因为权利太过集中,他也曾经浏览过法家的典籍,在这些典籍中,从未看到过此类学说,此时听到刘茫的话,突然感到眼前一亮。
“呵呵,刘兄果然是才华横溢,不仅通晓孔孟之道,对于法家思想也是如此精通,实在令王某佩服佩服。“
”刘茫兄提出的这三权分立,实在是惊为天人,王某不才,甘愿聆听刘兄教诲。”王猛当即笑着向刘茫拱手说道。
刘茫见王猛已经被他的话给震懵了,还要聆听他的教诲,心里便想道:“老子用超越千年的智慧,来说服你一个古代的人,不把你给震懵才怪。“
”既然你要听我讲,那我就给你讲,要是不把你给搞定了,他日你一出山,去帮助别人了,那可就大大不妙了。我就不信,我这千年的智慧,还搞不定你?”
刘茫想到这里,便打开了话匣子,和王猛侃侃而谈,说了许多现代的理论。
他从微末的小事聊到天下大势,又从木屋内聊到了木屋外,两人乐此不疲的交谈,不知不觉,天色便黑了下来。
皎洁的月光下,刘茫和王猛坐在小溪边,交谈仍然不止。
王猛隐居多年,他第一次和别人聊的酣畅淋漓,加上刘茫有着超越千年的知识,用现代的方法来解析古代的论点,让王猛听了都大有裨益。
刘茫想法设法要使王猛对他产生好印象,便旁征博引,但凡历史上忧国忧民的的著名之人。
他们说的著名的语句都被他合理的引用出来,加上对朝代兴衰的独特见解,他很快便打动了王猛的心。
长达好几个小时的高谈阔论,一个古人,一个现代人,两番思想的碰撞,产生了无比绚丽的火花。
使得这两个本不该出现在同一时代的人,却硬生生地交汇在了一起。
良久,良久,两人都不觉得累,也不觉得饿。
酒逢知己千杯少,这说话要是遇到了同样喜好的人,也能说出深厚的感情来。
两个人畅谈了一夜,刘茫按照王猛的口味和喜好,再从中加点现代化的元素,从人生观、价值观、再到世界观,两千多年的文化积累,让他大致都用了遍。
古代的帝王,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再到明清盛世,只要是符合他所需要的,他都引用。
那么多人的智慧,全部集结在了一张嘴上,任谁也都能想得出结果。
王猛算是彻底被刘茫吸引,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聆听着。
两个人也不知道谈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