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的战役尘埃落定,选择钢铁中学信息学班的决定,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头,最初的激荡过后,留下的是逐渐扩大的、平静而坚定的涟漪。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漫长而轻松的暑假。没有奥数冲刺班的紧迫,没有择校焦虑的煎熬,空气中弥漫着自由和期待的气息。
就在这个暑假过半,蝉鸣最盛的时节,一个大胆的提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另一颗石子,在林家泛起了新的波澜。
“什么?让圈圈带着小小,两个人坐飞机回老家?”林大强听到顾无双的提议,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皱紧了眉头,声音里充满了不置信和潜藏的忧虑,“胡闹!这怎么能行?圈圈才十二岁,小小才八岁!从我们这里到老家,跨越上千公里,中间还要转一次机!这太危险了,绝对不行!”
在他固有的认知里,孩子,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始终是需要被严密保护在羽翼下的雏鸟。让他们独自面对复杂的社会和长途旅行的不确定性,无异于将雏鸟推下悬崖,是不可想象的冒险。
顾无双早已预料到丈夫的反应,她平静地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温和却坚定:“大强,圈圈已经不小了。他刚刚凭自己的本事考上了最好的初中之一,这证明他有能力应对挑战。我们不能总是把他当成需要时刻牵手的孩子。这次独立出行,对他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她条理清晰地分析着,像是在陈述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项目方案:
“第一,航空公司提供‘无成人陪伴儿童’服务,专门针对5到12周岁的孩子独自乘机。圈圈虽然超龄几个月,但我们可以为小小申请这项服务,这样就会有地面工作人员和空乘人员全程重点关照、交接。圈圈作为同行的、年长的哥哥,可以协助小小,同时他自己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照顾他人,如何与工作人员沟通。”
“第二,这是对他们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和责任感的一次绝佳实战演练。从打包行李、通过安检、找到登机口,到在飞机上照顾自己、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比如气流颠簸、上厕所),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第三,老家爸妈那边已经联系好了,他们会准时在目的地机场接机,无缝衔接。整个流程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她看着林大强依旧紧锁的眉头,补充了最关键的一句:“而且,这是圈圈自己非常期待的挑战。我们应该给他一点信任。”
果然,当顾无双将这个想法告诉林小圈时,他先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随即,一股混合着兴奋、紧张和巨大自豪感的情绪瞬间淹没了他。独自带着妹妹,像大人一样坐飞机!这简直是他这个暑假,甚至是他这十二年来,所能想象到的最酷、最具有“成人仪式感”的冒险!
“我真的可以吗?妈妈!”林小圈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他用力拍着胸脯,脸上焕发出一种被赋予重任的光彩,“我可以!我一定能把小小安全带到爷爷奶奶家!我保证!”
连平时懵懵懂懂的林小小,在听到要和哥哥单独去坐“大飞机”回老家时,也兴奋得又蹦又跳,围着林小圈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仿佛这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场伟大的探险。
孩子们的热情和期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动摇了林大强固执的反对。他看着儿子眼中那簇跃动的、渴望证明自己的火苗,再回想起自己在这个年纪时,被父亲牢牢束缚、几乎没有任何独立空间的憋闷,那句已经到了嘴边的“不行”,最终还是艰难地咽了回去。他再次选择了沉默,一种带着担忧、不安,却又掺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儿子勇气的认可的复杂沉默。
一、 行前准备:责任感的初次觉醒
计划一旦确定,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便开始了。这不再是往常那种由顾无双一手包办的行李整理,而是变成了以林小圈为主导的“实战演练”。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