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托管老师”报酬风波与自由边界 (1/10)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第一节:托管班的难题与新晋“小老师”

    林小圈的妹妹林小小是个活泼好动、想象力如同脱缰野马般天马行空的小姑娘。在课后作业托管班那种统一管理、缺乏个性化关注的环境里,她“思维发散”和“行动磨蹭”的天性被无限放大。当别的孩子正襟危坐,吭哧吭哧地跟生字和算术题较劲时,她可能在潜心研究一块橡皮擦究竟能分割成多少种不同形状的艺术品;当别的孩子在咿咿呀呀背诵课文时,她可能正托着腮,对着窗外变幻莫测的云彩,编织一个关于会飞的棉花糖怪兽的奇幻故事。托管班唯一的老师要同时照看十几个年龄相仿、却个性迥异的孩子,精力被拉扯成碎片,能维持基本秩序已属不易,根本无法给予林小小所需的、一对一的耐心引导和温和督促。

    结果就是,每天傍晚顾无双匆匆赶到托管班时,常常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别的孩子已经收拾好书包,林小小却还趴在桌子上,作业本摊开着,上面的字迹稀疏拉拉,往往只完成了不到一半,或者虽然写满了,但错别字和计算错误像散落的芝麻,随处可见。

    “妈妈,今天的生字……我还没写完……”林小小耷拉着小脑袋,小手不安地揪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蚋。

    “小小,告诉妈妈,为什么又在托管班没写完呢?老师没有提醒你吗?”顾无双蹲下身,平视着女儿,语气尽量温和,但心底那股因奔波和工作压力交织而成的烦躁,还是让她的眉头不自觉地蹙紧。

    “我……我写了呀,”林小小抬起眼皮,飞快地瞄了妈妈一眼,又迅速低下,“就是……就是写得慢了一点点……那个字好难写……我看看窗外的小鸟……”她试图辩解,但逻辑混乱,眼神躲闪。

    几次三番下来,顾无双意识到,这并非托管班老师不尽责,也并非女儿故意偷懒,而是林小小的性格特质与托管班标准化、集体化的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匹配。她需要的是一个更安静、更专注的环境,以及一份能够及时将她游离的注意力拉回来的、个性化的引导。

    一个周二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晚饭。林小圈正眉飞色舞地给妹妹讲述他今天在编程社团如何用一个巧妙的算法解决了难题,逗得林小小咯咯直笑。顾无双看着眼前这幕兄妹间难得的和谐场景,再联想到女儿那令人头疼的作业问题,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出来。

    “圈圈,”顾无双放下手中的汤匙,用餐巾擦了擦嘴角,微笑着看向儿子,语气带着商量的口吻,“妈妈跟你商量个事,怎么样?”

    林小圈停下他兴致勃勃的讲述,疑惑地转过头,嘴里还含着一口饭:“嗯?什么事,妈?”

    “你看,小小在托管班总是写不完作业,效率太低,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爸爸妈妈下班又晚,经常没法及时辅导她。你放学时间虽然比小小晚一点,但回到家比我们早至少一个半小时。妈妈想,能不能……请你来当小小的‘家庭专属托管老师’?”顾无双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像在提议一个有趣的新角色扮演游戏,试图淡化其中可能蕴含的责任和压力。

    林小圈明显愣住了,他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眼睛瞪得溜圆:“我?当小小的老师?在家?”

    “对呀!”顾无双肯定地点头,笑容加深,试图用感染力打消他的疑虑,“就是放学把她接回来,吃东西写作业,就跟之前你在托管的时候,托管老师做的事情一样。最重要的是,通过你的陪伴和督促,帮助她养成专注和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那……”林小圈眼珠转了转,闪过一丝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狡黠和初萌的经济意识,他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试探,“有……有工资吗?”他对“经济独立”产生了朦胧的向往,渴望能拥有一些可以完全由自己支配、无需向父母事无巨细汇报用途的“私房钱”。

    顾无双笑了,她早就预料到会有此一问,并且已经准备好了答案。她优雅地伸出五根手指,在儿子面前晃了晃,语气带着一丝鼓励:“原来给托管班的费用是一个月一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回响平行爸爸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ainianhuixiangpingxingbaba/read/97/1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